臭草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想了解他,故事還得從他和荷花倆小時候開始,他們從小青梅竹馬,兩家的關係特別不錯,兩人就經常一起玩,你到他家,她到你家,都是一個生產隊的,兩家相隔也不遠。
加之各方面都有往來,就是這種無形的紐帶把她們緊緊拴在一起,也正是有了小時候的開始,才改變了兩人不同的生命之舟。
等王忠於到讀書的年齡,但王忠於家十分貧窮,是拿不出讀書的費用,是在荷花的幫助下他才得以讀書,才得以完成學業。
在荷花幼小的心裡只是為了幫助王忠於,無形的天真是沒有其它的任何想法,直到荷花慢慢長大了才知道單純。
雖說那時學費半學期只有兩元五角,但對於王忠於家來說都比登天還難。
因為母親常年臥病在床,一直沒有起過床,父親也是老老實實的憨厚農民,一天除了知道幹農活外,什麼也好像不知道,一直就沒有做過別的事。
何況王忠於手下還一個弟弟王忠剛和一個妹妹王忠梅,給本身就十分拮据的家庭又增加了一個沉重的負擔,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個完全依靠王忠於的父親在隊上掙點工分分得一家人的基本口糧,維持著家就已經很不錯了,哪還有錢讓王忠於讀書呢?
雖說王忠於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孩子,知道家裡拿不出錢讓他上學,只能是心裡想哭,無外乎外表也十分堅強,而且也知道母親需要人照顧,弟妹又小,照顧母親的事當然就落到自己幼小的身上,他也只好放棄讀書的願望!
這不能阻止孩子的好奇讀書的夢想,反而更加增加了王忠於的許多好奇和讀書的濃厚興趣。
就在開學的第一天,王忠於躲在門縫裡看著一個個和自己同年紀的小夥伴們都去報名了,自己卻待在家裡守候著這一窮二白的家。
王忠於萬萬沒想就在自己想法多多時代,學校報名的最後一天,荷花竟然給自己拿來上學讀書的課本、一支鉛筆、幾本作業本,又買來了書包讓王忠於一起去上學。
王忠於既感到高興又感到可悲,既感到詫異又覺得十分擔憂,既感到不安又十分猶豫,去還是不去?
高興的是自己可以讀書了;可悲的是自家為什麼這麼窮;詫異的是荷花為什麼這樣幫助自己;擔憂的是父母不讓自己上學將失去機會;不安的是拿什麼還人家的錢,自家這麼窮;猶豫的是欠了人家的情得還啊!
就憑我家這個條件能還嗎?
何況弟妹還小,母親又需要人照顧,況且哪有錢還人家啊!
雖說人家給你報了名拿來了書,錢你得還啊!
人家給拿來書本就已經不錯了,總不能錢都不還啊!
我們家那有錢的還人家,到什麼時候才有錢呢?
只能把讀書當奢侈品,當荷花拿出書筆本子這些上學東西給他時。
王忠於一連串的想了很多,推開這些東西說:
“妹妹,還是退回去嗎?我是不會去的,我家這個樣子可以讀書吧?”
這就是中式女性固有的特點,善良和同情,是他們愛情的紐帶,也就是常常說的知己知彼。
一開始好像是一種同情,最後是愛情,這種愛情模式持續了很多年,就是現在也偶爾存在這種方式,畢竟一見鍾情還是極少的。
荷花當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她早就想好了,先只是給他說一下而已,然後再給他父母說清楚明白。
可是,還未等荷花走到王忠於母親的床前。
王忠於的母親就搶過話題開始一頓嘮叨:
“他去啊!怎麼不去?至於他父親那裡,我跟他說就是,你就放心吧!王忠於的事就包在我身上,花啊!”
王忠於的母親話還沒說完,一頓咳嗽讓她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