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漢室三興,終成一夢! (第1/3頁)
我只會點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備行到半路,與陶謙遣來求救的使者不期而遇,看過陶謙書信後,頓時喜形於色!
“二弟三弟,隨我前往徐州!以助陶恭祖!”
不得不說,陶謙的這封信,來的真是時候。
劉備正不知去往何處,恰好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當即令手下軍士,沿河尋找船隻,渡到河對岸的青州去。
只是不知為何,劉備站在渡船,望著西方,總感覺有一種若有若無的空虛之感。
似乎有什麼極為重要的東西,正在與自己漸行漸遠...
......
趙雲離開正面戰場後。
因為冀州都是袁紹的地盤,也不敢在多做停留。
從江邊尋得一艘小舟,當即擺渡,來到河對岸。
卻在陰差陽錯之間,來到了曹操的兗州東北角地界。
趙雲沒了戰馬,也無心再重新尋找田楷的慘敗軍馬,與之會合。
“本以為公孫瓚是仁義之主,與那袁紹又有何分別,是雲識人不明,才如此蹉跎。”
“天下之大,卻無我投身之處。如今就連常山也難回。”
這一刻,就連趙雲這般頂天立地的人物,也陷入了焦慮之中。
只得沿著河岸行走,漫無目的。
行到一片密林,趙雲望見兩人,正一前一後趕路。
那為首之人,淡定從容,身披鶴氅,腰懸長劍,模樣極為俊秀,更兼氣質內斂,令人好感頓生。
至於那鶴氅公子身後的壯漢,更是身高八尺,猙獰兇惡,揹負兩把鑌鐵短戟,龍行虎步間,大地似乎都在輕顫。
趙雲暗暗讚歎,這兩人看起來,絕對不是非凡的人物。
看他們來時的方向,似乎是兗州......?
那裡,貌似是曹操的地盤。
就在趙雲愣神的功夫,危險意識極強的典韋,已經發現了趙雲的身影。
當即將王尋護在身後,拔出身後雙戟,目光森然的看向立在樹下的趙雲。
見到來人英武非凡,一枝梨花槍筆直如松,典韋不由得緊握了幾分手中短戟。
“公子,看此人裝束,是那幽州軍馬。只是不知,怎麼流落到此處?”
說罷,典韋直接先發制人,揮舞著手中短戟,就向著趙雲狂奔而去。
不管此人因何出現,只怕是來者不善!
典韋絕不允許有任何人傷害到王尋絲毫!
趙雲見狀,更不答話,順手拿起一旁梨花槍,橫架在身旁。
輕輕向前方一推,典韋的鑌鐵雙戟便是砍在槍身之,卻是無法撼動半分趙雲身影。
典韋頓時如臨大敵,當即收回鑌鐵雙戟,與趙雲激鬥起來。
一旁的王尋,看著面前龍爭虎鬥,眸光中閃現過一抹喜色。
能和典韋斗的難解難分!
一杆長槍渾身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全無半點破綻!
又如此英氣非凡,如同二郎真君下凡一般的猛將。
不是常山趙子龍!還能有誰!
“典君!不必爭鬥!來者並非敵人。”
王尋輕搖羽扇,典韋應聲而退,全無半點猶豫。
趙雲面露訝然。
下一刻,趙雲收起長槍,轉身便要離去。
忽然聽得身後清朗之聲再起。
“子龍如今,還能歸往何處?”
趙雲猛的回過頭來,雙目如電,似乎要貫穿面前王尋一般。
典韋見狀,又想前,被王尋伸手攔下。
“難道子玉說錯了,將軍並非趙雲趙子龍?”
“還是說,子龍尚有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