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開窗理論 (第1/2頁)
一隻山竹榴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業部的分配權:工業部是國內工業資源的分配中心,而光刻機專案一旦上馬,就意味著要從其他工業領域抽調大量資金和物資。這種“傾斜性”的資源分配,無疑會讓其他部門利益受損。尤其是那些負責傳統機械製造和民用工業的官員,更是對許志遠的提案充滿敵意。
會議室裡的反對派,除了對光刻機的技術質疑外,還有一層更深的擔憂——功勞的歸屬。
張國輝私下裡和幾位官員早有默契,他低聲對身邊的李昌林說道:“你看看許志遠這架勢,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他要是真搞成了光刻機,咱們這些年辛苦的佈局可就白費了。他一個人把功勞全拿走,那咱們呢?誰還記得我們?”
李昌林冷笑了一聲,壓低聲音回道:“可不是嘛。你看看他那提案,什麼‘舉國之力’,什麼‘打破國外封鎖’,聽著是挺激動人心,可咱們知道,這種專案是個無底洞!他要是真弄成了,領導只會記得他許志遠的名字,誰還會想起我們這些年做的鋪墊?”
旁邊另一位幹部也湊了過來,小聲說道:“而且你們別忘了,許志遠這個人手段了得。他之前搞數控機床和汽車工業的時候,不就把所有資源都搶走了嗎?現在又搞光刻機,他這是想一條道走到黑,徹底把咱們踩在腳下!”
張國輝點了點頭,語氣中透著一絲不屑:“他倒是好啊,只要用一點點資源,就能做出成果。可咱們這些人怎麼辦?真讓他一個人挑大樑,咱們就徹底沒路走了!”
這幾人暗中交換了一個眼神,顯然已經形成了統一的立場——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許志遠的提案透過!
隨著反對派發言的增多,會議室裡的氣氛幾乎完全倒向了反對許志遠的方向。
一名經濟規劃部的官員站了起來,總結性地說道:
“同志們,我覺得今天的討論已經很清楚了。許志遠同志的提案雖然有一定的技術前瞻性,但從國家的整體發展來看,它並不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
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更多急需解決的問題要處理,這種超前的專案,暫時還是放一放為好。”
另一名官員也點頭附和:“是啊,光刻機的目標太高了,風險太大。如果失敗了,不僅是資源的浪費,更是對整個工業體系的打擊。咱們不能冒這樣的風險!”
會議室裡一片附和的聲音,反對派顯然已經佔據了絕對的上風。
張國輝嘴角微微上揚,暗自得意:“許志遠啊許志遠,這裡可不是你一個人的舞臺。你以為技術好就能贏?你想得太簡單了!”
李昌林也露出了一絲冷笑,低聲說道:“看樣子,這次他是要碰釘子了。咱們只要再推一把,他這個光刻機提案就算徹底黃了。”
會議室裡的氣氛漸漸歸於平靜,但反對派的勝券在握卻讓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壓迫感。許志遠站在會議室中央,面對著所有人的質疑和冷眼,面容依舊平靜,但心中卻已經燃起了更大的鬥志。
會議室裡,反對派的聲音越來越高漲,幾乎已經將許志遠的提案淹沒。每個人似乎都在用各種堂而皇之的理由,將光刻機研發的可能性徹底壓碎。
許志遠站在發言席中央,依舊保持著冷靜。
目光在會議室裡環視一圈,掃過那些冷嘲熱諷的臉龐,嘴角不禁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他知道,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從一開始,他就清楚光刻機這個提案會引發怎樣的爭議。
他當然明白,六十年代初的龍國,工業基礎薄弱,資源極度匱乏,絕大部分人甚至連“光刻機”是什麼都搞不懂。
更關鍵的是,這個專案一旦啟動,必然會觸動各方利益,尤其是那些已經在類似領域中佈局多年的人。
但許志遠並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