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衫雷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到一機廠的派系之爭,憑著在一機廠多年的功底,範文章可謂是娓娓道來、侃侃而談。一機廠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在黨的一元化領導下,在黨總支領導的廠長負責制下,又逐步分化成了幾個圈子,這幾個圈子就被範文章這等廠裡的高人,劃成了五派,即”工農兵學仙”五派。
第一大派,當推工派,工派首領自然是廠長吳俠,其下面自是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先鋒官是四分廠廠長田縣安、副先鋒是銷售處處長杜文藝,輔以質管處處長林建洪、企管處處長吳蓓蓓、採購處處長季偉、裝置處處長高冰、六分廠廠長秦秀國等,當為一機廠第一大派。憑著和廠長的關係,如果真要劃派的話,範文章也算做此派之列,他和廠長夫人家還有親戚關係。工派成員大多出身車間一線,吳俠就是曾經的車間銑床操作工,再到車間副主任、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廠長,這樣一路走來的。
兵派是第二大派,首領是黨總支書記盧建學,這是在廠裡唯一敢和吳俠叫板的人物,其就肯定有與其抗衡的實力,他手下猛將也不少,質檢處處長周曉、生產處處長徐永華、三分廠廠長陳利勇、保衛處處長陶英安、廠辦副主任甄衛星等。他自己的兄弟姐妹數人分散於市直各部門,背後的實力可謂強大。
兵派,顧名思義,大多是當兵出身,轉業或復員進廠,盧建學就是營長轉業進廠直接幹副廠長,保衛處處長陶英安也是連級幹部轉業。但兵派也不盡都是當兵出身,質檢處處長周曉就是學校畢業來到一機廠,但他不是學派的成員,他進廠就進入了盧建學的圈子,是響噹噹的兵派,是在中層會上和盧建學一起並肩作戰的。
當然,也不是一二百名復轉業軍人都是兵派。如當兵出身的解利民就談不上兵派,一是他的位置太低,人微言輕,再就是他根本無意往上靠。而同樣是普通員工的徐有才則是名副其實的兵派,鐵桿的兵派,因為他復員到廠沒有憑著他父母的關係進入他父母所在的響噹噹的系統,而是憑著和盧建學的關係來到了一機廠,無論盧建學說什麼做什麼,徐有才都是義無反顧的響應者擁護者。這是被貼上標籤的人物,他不迴避不忌諱,自願追隨。
第三派學派,代表人物當是周慶亮,周慶亮是國家實行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生,技術能力、學識水平、個人人品,當為一百多名大中專畢業生中翹楚,凡大中專畢業生的利益他都是維護,並極力推薦大中專畢業生到領導崗位、關鍵崗位。技術處處長黃博、技術處副處長夏愛祥就是他的兩員干將。尤其微妙的是,在工派和兵派龍爭虎鬥之際,隱隱兵派出現了頹勢,此時的學派周慶亮,憑藉其省城重要部門的親戚關係,正日漸顯露崢嶸,他的地位在一機廠有了明顯的上升勢頭,由此,在黨總支會議室他的提議竟壓倒了盧建學,是他提議袁梁為技改辦主任,而廠長吳俠沒有其他人選,只能被動接受。
農派的代表人物當為副廠長朱衛彬,成員為二分廠廠長高曉華,一分廠廠長陳世學,電氣車間主任杜兆平。一機廠建廠徵購了兩次土地,共三百餘畝,而其土地都是廠所在駐地葉家村的,為了照顧工農關係,一機廠招收進來大量的葉家村居民成為職工,二分廠廠長高曉華就是其中之一,兼其老謀深算、精明強悍,葉家村招收進來的人員自是以他為首,為其馬首是瞻。
副廠長朱衛彬是文革前的大學畢業生,和他一起進廠的數個大學生相繼提拔、調走,他留守在廠當為學派的代表人物,無奈手底下實在是兵少將寡,不能獨擋一派,只能和高曉華合兵一處報團取暖,在吳俠、盧建學中間左右逢源。
此派某些人士,既有鄉間野民的強悍,也有街頭市民的狡獪,其地緣優勢、鄉里優勢被其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村裡也不定如何,但在廠裡面對著來著五湖四海的員工,卻是晃著膀子走路,一副其奈我何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