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大蒜與棉衣 (第1/2頁)
千謹n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過了立冬,已近九月尾聲。
這個月淮河鎮還有兩場大集,謝俞跟王芸、趙秀蓮約好一起去鎮上購置菜種子。
謝俞目前主要耕作的就是水渠邊的那上下兩畝多點的地,已經翻好土,謝俞琢磨要種些蔬菜了,翻好還空著不就白翻了嗎。
至於買屋子後,謝根生的那十餘畝地,謝俞只拿著冊子去認了認地方,忙不來,看看開春了租給誰家,收個佃租吧。
今日去集市要買的,主要是大蒜、蘿蔔種子跟豌豆種子。
家裡的小菜園不大,謝俞起了幾壟,種的主要是辣椒、生薑、小白菜跟蔥,趕上的時候不錯,小白菜吃了好幾茬,霜降後還收割了一波,但如今再吃就有些苦澀了。
辣椒跟蔥主要是用來調味,謝俞並不是很能吃辣,但是做菜不放些辣椒調味又總覺得寡淡,所以找金葉嬸子拿了些種子,如今還有不少辣椒屯著呢。
村裡人一般家裡都會有些家常菜的種子,一年四季哪個時節播種哪個,心裡都有一杆秤。
謝俞幼時沒怎麼下過地,這麼多年也不種地,自然不大瞭解,所以特地去請教了趙秀蓮跟林金葉。
兩人也很熱心,帶她去菜園轉了幾回,謝俞感嘆不已,這兩家的菜園子裡琳琅滿目的,看著就讓人高興。
集市上有專門的菜販子,也有老農培育好菜苗挑來賣,畢竟鎮上地方窄,有田地的都在村裡,鎮里人也就是在自家居住的院子裡開些菜地,有些應季的菜種還得從集市上買。
王芸有個認識的婆婆,專賣菜苗,從她那兒買回來種下的菜苗都長得健健康康、枝繁葉茂的,謝俞也就跟著王芸走了。
趙秀蓮今日得去給她爹送東西,還有其他物件得置辦,就不跟她倆去買菜種了,回頭在鎮口集合,坐牛車回村。
這老婆婆的菜種確實多,謝俞都不用再另尋第二家,要買的菜種就已經齊全了。
大蒜不是苗,是收拾乾淨且掰好的蒜瓣,平常人家也是有的,但是量卻沒這麼大,這一大筐子,也不知老人家怎麼弄來集市上的。
謝俞要種約兩壟地的大蒜,一壟就支竹架子種豌豆,再有的就種蘿蔔。
他們家人少,種多了怕吃不完,大蒜確是需要多些,冬日裡做糖醋魚還怕不夠用呢。
最後謝俞稱了三斤蒜瓣,三板豌豆苗,兩包蘿蔔種子,共花了五十文。
買好菜種子,王芸說要去衣料鋪子看看,“馬上就是寒衣節了,到了十月,天氣雖說會忽冷忽熱,但卻沒有之前那麼熱了,可得先把棉衣料子準備好,寒衣節還得給家裡人送新衣裳呢。”
謝俞倒是第一回知道,“這個有什麼講究嗎?”
王芸擺擺手,“嗨,還不是老樣子,祭祀祖宗,燒香磕頭,年年如此,也就是咱這塊這麼重視,我聽說其他地方這節日都不過呢。”
謝俞似懂非懂,王芸倒是笑的有些促狹,湊到她耳邊,“不過啊,寒衣節得給家中親人長輩相好送新的棉衣,求的是和和美美的好兆頭,你這跟李清和,你可得好好選件衣裳呢,這可是心意!”
謝俞面上羞澀,心下暗歎,村裡的狗知道訊息都快得很,更何況一個盜墓賊聊了仨月的小潭村村民。
如今謝俞跟李清和的親事,都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之一呢。
謝俞悄悄掐了下王芸的手臂,這嬸子也是個愛瞧熱鬧的,不過心地不是壞的,不然謝俞也不會跟她結伴來逛集市了。
王芸覺得自己真是聰明人,提前一兩月就來鋪子裡買棉衣料子,回頭冬日了,漲起價來她就不用再拋費了。
誰知鋪子裡都是聰明人,盡是來現買衣料的婦人,拖家帶口的等著結賬。
王芸傻眼,不是,淮河鎮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