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變不亂,百折不撓
人生如戰場,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我們也會遇到艱難險阻,我們應該像將帥統兵打仗一樣,駕馭自己的人生。勇敢而不蠻幹,儲存實力而不貪生怕死,性格剛毅而不暴躁,不畏艱險,不怕強敵,保持冷靜的頭腦,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真正的絕境,無論黑夜多麼漫長,黎明總會到來;無論寒冬的暴風雪怎樣肆虐,柔和的春風依舊會緩緩吹來。當困難接連不斷,當挫折如影相隨,當命運之門在我們的面前一次又一次地關閉,我們永遠也不要放棄,永遠也不要懷疑:總有一扇窗會為我們開啟,總有一片天會屬於我們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絕境。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他們缺少堅持下去的勇氣。心不定則事不成,沒有了勇氣,自然就想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遇到困難就沒了主意,除了放棄就是逃避,結果一事無成。其實,人們在最困難、最危險,甚至是陷人“絕境”的情況下,只要堅持奮鬥,便可以創造轉敗為勝、起死回生的奇蹟。
人們常說,打仗靠士氣,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沒有旺盛的土氣,是不能打勝仗的;如果士氣萎靡不振,打起仗來更是必敗無疑。然而,士氣說白了就是一股精神氣,是情緒的表現,是人們在複雜環境下的情感和心理的流露。真正合格的將帥要智勇雙全、臨危不懼、處亂不驚、不避生死,且具有遠見卓識。
三國時期,蜀國承相諸葛亮錯用馬謖,失去街亭後,只有2500軍士駐守在西城縣。就在這時,哨兵忽然來報:“司馬懿引大軍15萬,往西城蜂擁而來!”眾官員聽得這個訊息,個個大驚失色,因為此時此刻,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但見諸葛亮登上城頭,果然塵土沖天,魏軍分路往西城縣殺來。諸葛亮當即傳令道:“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軍士們各守衛在城上巡哨的崗棚,如有隨便出入城門及高聲講話的,殺!大開四個城門,每個城門用20個軍兵,扮作百姓,打掃街道。魏兵到時,不可亂動,我自有計謀對付。”傳令下去後,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引兩個少年攜帶一張琴,來到城頭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演奏。魏兵的前哨急忙將這個情況報告司馬懿。司馬懿立刻命令軍隊停止前進,自己飛馬向前觀望。果然見諸葛亮在城樓上,笑容可掬,焚香彈琴,左面一個少年,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少年,手執廛尾,城門內外,僅有二十餘名百姓,低頭打掃,旁若無人。司馬懿懷疑城中有重兵,連忙指揮部隊撤退。其子司馬昭見狀說:“莫非諸葛亮沒有多少兵力,故意這樣的?父親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板著臉說:“諸葛亮平時一向十分謹慎,從不冒險。今天大開城門,必定有重兵埋伏。我們若是衝進去,一定中計。你們懂得什麼?還不快退!”諸葛亮見魏軍遠去,哈哈大笑起來。眾官員問他說:“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今統率15萬精兵來到這裡,見了丞相,慌忙撤退,這是什麼原因呢?”諸葛亮說:“他料定我平生謹慎,從不冒險,見我們這樣鎮定,懷疑有重兵埋伏,所以退去。我並非在冒險,只因為不得不這樣啊!”大家敬佩地說:“丞相的計謀,鬼神也不能預料啊。如果由我們來指揮,必定會棄城而走了。”諸葛亮說:“我們只有2500人,如果棄城而走,必定走不遠,不是很快就會被敵人追上嗎?”可見,統領三軍,他的一個命令,一個行動,不僅關係到三軍將士的生死,還關係到國家的危亡,百姓的安危。因此,真正的大將要有大將風度,應該沉著冷靜,不急不躁,處變不驚,從容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