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名不獨享,過不推脫
從洪應明的為人處世觀點中我們應該學到:做人應當敢於承擔責任,不能只沾美名,逃避責任。從歷史上看,一個人有偉大的政績和赫赫的戰功,常常會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
歷代君主多半都殺戮開國功臣,因此才有“功高展主者身危“的名言出現,只有像張良那樣功成身退善於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於未然。所以君子都宜明瞭居功之害。遇到好事,總要分一些給其他人,絕不自己獨享,否則易招致他人怨恨,甚至殺身之禍。
完美名節的反面就是敗德亂行,人都喜歡美譽而討厭汙名。汙名固然能毀壞一一個人的名譽,然而一且不幸遇到汙名降身,也不可以全部推給別人,一定要自己面對現實承擔一部分,使自己的胸懷顯得磊落。只有具備這樣的涵養德行的人,才算是最完美而又清高脫俗的人。對待名利的良策就是讓名利引咎。
隋文帝的妻子獨孤皇后。她雖然身為皇后,而且家族世代富貴,但她卻並不仗勢凌人、愛慕虛榮,而是以社稷為重。突厥與隋朝通商,有價值八百萬的一篋明珠,幽州總管陰壽準備買下來獻繪皇后。皇后知道後斷然回絕說:“明珠不是我急用的。當今敵人屢犯邊境,我軍將土疲勞,不如把這八百萬分賞有功將士。’皇后喜愛讀書,待人和藹,百官對她敬重有加。有人引用周禮,提議讓皇后統轄百官妻室。皇后不願開婦人涉政的先例,沒有接受。大都督崔長仁是皇后的表兄弟,犯了死罪,隋文帝礙於皇后情面,想免他的罪。皇后卻能從維護國家利益出發,顧全大局,她說:“國家大業,焉能顧私。”崔長仁最後受到律法的嚴懲。獨孤皇后不收明珠,卻把它分賞將士:表兄弟違法犯罪,她卻不因權徇私;獨孤皇后的這些舉動確實做到了不露鋒芒,因此,她也遠離了許多禍害,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