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直播宋朝那些事兒—趙恆2 (第1/2頁)
愛吃芋圓的某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夏覺得如果明朝皇帝是奇葩多,那宋朝皇帝就是精神可能有那麼點問題。
“關於澶淵之盟的談判還有一件事,就是曹利用談判回來後,宋真宗問起每年給遼多少銀兩,曹利用沒有說話,只是伸出三個手指,意思是三十萬兩。”
“宋真宗誤以為是三百萬,頓時心疼不已,畢竟大宋慢慢打贏了還要給那麼多錢。”
“然而最後得知是三十萬,趙恆聽完發現才區區三十萬,覺得曹利用很會辦事,隨後重重地獎賞了曹利用。”
“澶淵之盟後宋遼百年不再有大規模戰爭,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對於宋朝來說也算是用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不過這樣下來宋朝更不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了。”
“而且因為宋遼之間百餘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這直接導致宋、遼雙方兵備鬆弛,之後都被金國擊敗。”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澶淵之盟有利有弊,總體來說對後面宋朝能安穩發展還是很重要的。”
“我們說回泰山封禪,宋真宗覺得宋朝以區區三十萬銀兩換回長久的和平,還是很值得的。”
“澶淵之盟簽訂後,宋真宗原以為這是一樁值得自豪的功業,很是得意,還封賞了寇準,畢竟如果不是寇準,宋真宗都要遷都了。”
……
宋朝之前的朝代對大一統和開疆拓土都有著強大的執念所以他們無法理解,即使和平了就真的偏安一隅了?而且宋朝當時離一統還遠吧?
漢
劉邦不清楚宋朝三十萬大概是什麼水平,不過在沒有全勝把握的情況下,能用少量的錢維持和平也不錯。
但這有什麼好自得的?明明大宋佔據上風卻簽訂送錢的條約……
而且既然已經簽訂了,怎麼也該知恥而後勇吧,他們不應該趁著平穩期間,努力發展國力想辦法收回失地麼?
唐
李世民無法理解宋真宗的腦回路,想到渭水之盟,那是他遲早要洗刷的恥辱。即使渭水之盟避免了戰爭,他也沒覺得有什麼可自豪的。
……
“不過寇準得重用自然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當時大臣王欽若就提醒宋真宗,在自己城下與敵結盟,《春秋》以此為恥。而澶淵之盟,就是城下之盟。”
“明明是宋朝大獲全勝,還要給遼國銀兩,還有什麼恥辱能與之相比!”
“宋真宗又不是真傻自然知道大宋打贏了還簽下澶淵之盟是恥辱,只不過他自己畏戰求和罷了。”
“但他身為皇帝,有問題的肯定不是他。”
“所以王欽若又表示寇準力請趙恆親征,就如賭徒快把錢輸光時的孤注一擲,而宋真宗就是寇準的一把賭注。”
“宋真宗這時想不起澶淵之盟前寇準一力主戰拒絕議和了,只覺得寇準是拿自己刷名聲。”
“宋真宗認為他自己御駕親征鼓舞士氣,最後又為了大宋安穩才簽下澶淵之盟。”
“但他卻要因城下之盟要被後人恥笑,而寇準卻能留下一代名臣和功臣的名聲,於是漸漸疏遠了寇準。”
“但不管他將寇準如何貶官,澶淵之盟已經簽下了,又不能撕毀盟約,臉已經丟了,只能想想如何找補。”
“這時王欽若又建議了,他表示宋真宗可以去封禪,以粉飾太平,又說祥瑞可人為製造。”
“宋真宗一聽自然是願意的,畢竟前面有秦皇漢武還有漢光武帝等等皇帝都去泰山封過禪。”
“封禪泰山已經成了皇帝的金字招牌,若是能用它來給自己佐證,不就是相當於用秦始皇漢武帝給自己貼金。”
……
秦
嬴政作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