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億零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忘了有多久
我不停工作
想和你一起去買房子
我攢了很久
我開始慌了
為什麼房子
一天天高漲~
咳咳”
頃刻之間,三界亂,斬魔共並肩,咳咳,突然感覺嗓子有點跟不上了,以前能飈到天外的高音不知道被什麼東西壓了下來,失去了它本來的面目。
“怎麼回事,今天怎麼沒有唱上去?”
在去上小學的路上,某個六年級的男孩兒坐在電動車後座上引吭高歌,突然一個音沒上去,鬱悶的不行。
“你這是到了變聲期了。”
正在騎電動車的女人解答了他的問題,也給他稍微地解釋了一下這種正常現象,嗯,稍微解釋了下,具體的她也不清楚。
男孩兒思索之際,到學校了,告別了媽媽,走了進去。
牛胃也說他這是變聲期,讓他少吃點辣條
男孩兒不知道牛胃是怎麼知道的,後來才知道,除了他自己之外,似乎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從六年級開始,他就很少唱歌了。
六年級之前的那個暑假,男孩兒似乎還沒有過12歲的生日,他經常趁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擺弄前幾年姑姑送給她的那一臺電子琴,還邊彈邊唱,其實也就是瞎彈,聽個響聲就完了。
慢慢的他就覺得自己老了,還沒有唱幾句就嗓子疼,還被自己的聲音震得腦袋瓜子嗡嗡的。於是他默默地把電子琴收起來,負手長嘆。
幼年到童年是記憶的逐漸清晰;
童年到少年是身體的微妙變化;
少年到青年是心智的慢慢完善;
青年到成年是閱歷的不斷豐富。
不知從何時起,孩子們已經不再有什麼話都和大人說了,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小秘密,或許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怎麼說,或者清楚地知道說了也沒用。
開學前的幾天,男孩兒鬼鬼祟祟地走向茅房,手裡拿著一把剪刀。空山新雨後,男孩低著頭,他不斷地拿著剪刀咔嚓咔嚓地剪著什麼東西。幾分鐘後,小臉上滿是愁緒的男孩兒一邊往家裡走一邊嘀咕。
“腿上長腿毛也就算了,那個地方跟著湊什麼熱鬧,比腿毛都長,太久不透氣發黴了?我明明每天都去尿尿好幾次啊,要不和爸爸說說算了,這東西根本沒法說嘛”
男孩兒臉上紅撲撲的,充滿心事的樣子,慢慢走回了家。
開學後,他還記得這樣一段對白:
“猴子去哪裡了?”
“尿尿去了。”
“你跟他一塊兒去的?”
“昂。”
“他長毛了沒?”
當小蟲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看著我,我看著他,他在期待我的回答,我在想該怎麼回答,你問我我問誰去???
然後我就明白,小蟲肯定也有了,是不是六年級的孩子們都有了?可是為什麼會有這種東西?小蟲這麼好奇,他爸媽知道嗎?
揍了他一頓以後,心情好了許多,至少知道了這是個挺常見的現象,不是什麼憋的太久發黴了至於他是怎麼知道的可能是見多識廣吧。
男孩兒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變成一名少年,也沒有什麼少年才有的各種煩惱,更沒有去頂撞父母的勇氣,有的只是和以前一樣的單純與快樂,直到那天晚上
:()夏日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