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男子漢大丈夫,就該頂天立地 (第1/1頁)
細雨挽輕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柳氏一聽還有什麼不懂的。
活當絕對給不了二兩銀子,不夠的銀子肯定是他補上的。
他讀書的筆墨紙硯都是靠平日裡抄書得來的,哪裡能有那麼多銀子。
必定是沒日沒夜地抄書,從嘴裡一點點省下來的。
難怪他這次回來瘦了這麼多。
一想到兒子這段時間不知道過得有多苦,柳氏心疼極了,眼圈一下子紅了。
苦笑著搖頭,“你呀,和你爹一樣固執,叫我說什麼好。都怪娘身體不好,不能照顧你就算了,還要連累你為生計發愁。”
“娘,你千萬別這麼想。我覺得抄書挺好的,既能讓我溫故知新又能解決生計。況且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頂天立地。我已經十五了,又不是稚兒,怎還能讓您為我操勞呢?”
自爹走後,家裡的積蓄被掏空,地也都賣了,最難的時候他們差點連飯都吃不上。
那時候他還在鎮上的同濟書院唸書。
同濟書院,廣源鎮最有名氣的書院,沒有之一。
院長江淮儒曾經高中進士、任過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後來致士回了老家頤養天年。
當時的永安縣沒有什麼像樣的書院,也並不熱衷科舉。在眾人的力薦之下,江淮儒當仁不讓得做了永安縣儒林的領頭人。並且選擇在自己的老家廣源鎮開辦了同濟書院。書院裡的眾位先生皆是功名在身,最差也是舉人。
同濟書院過硬的教學,使得周圍縣鎮的人慕名而來。有錢還不一定能買到,大家為了得到同濟書院的名額可以說是擠破了頭皮。
因此束脩自然不便宜,一年就要五兩銀子。這還不包括過節要給先生的節禮,以及平時筆墨紙硯的消耗。
吳家連填飽肚子都難,哪裡還供得起同濟書院的花費。
吳熙和無奈之下只能選擇退學。當然空出的名額很快就補上了。
畢竟同濟書院可是從不缺人的。
那時候正是吳熙和意志最消沉的時候,他實在不知道自己除了讀書還能幹什麼。
當個農夫,留在大興村種一輩子的地?可惜他家的地早賣光了,除了屋後那僅剩的一畝菜地。
那段時間,他渾渾噩噩,整個人像丟了魂兒,惹得柳氏擔心不已。
就在他以為自己就要這麼窩囊地過一輩子時,明哲書院的邱院長上門了。
邱仁杰,廣源鎮明哲書院的院長。曾中過進士,任過七品縣令,後來因為不喜官場的人情世故,又是個寄情山水的,便瀟灑辭官回了家鄉——永安縣廣源鎮。
想要為家鄉再發揮一下餘熱,致力於培養更多的優秀學子,為大雍添磚加瓦。
於是開辦了明哲書院。
如果說同濟書院人才濟濟,美名遠揚,被視為好的代名詞。
那麼明哲書院就屬於另一個極端了。
由於優秀的學子大部分已被收入同濟,剩下的說是歪瓜裂棗也不為過。
有很多縣裡或鎮上員外家的公子哥兒,家裡並不要求他們考取功名甚至多麼上進,只要不惹事,能識文斷字、算數,將來順利繼承家業就足夠了。
:()農門嬌嬌女:相公他又奶又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