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姜家道謝想拜師 (第1/2頁)
盈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家。
“待會我去趙家的時候,順便把紅薯粉條拿回來就行了,二郎還非得跑這一趟。”
姜大山端碗,喝著粟米粥。
“姜大山,你都多大的人了,你也不動腦子想一想,你一會去趙家是跟三娘道謝去了,你好意思拿人家的紅薯粉條嗎?”
宋桔子白了姜大山一眼,覺得他越活越回去了,連腦子都不用了。
姜大山想了想,好像也對,他去趙家是道謝去了,咋還能拿趙家的東西?
“就算你去趙家不是道謝,你一個大人,好意思拿幾個孩子的東西嗎?”
宋桔子想想趙家那幾個孩子,再想想自家這幾個孩子,可能真應了那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當初趙木山和楊桂菊還活著的時候,趙家那幾個孩子哪用這麼操心家裡的事。
現在大的趙雲紅和趙雲東得操心家裡的大事小事,還得照顧小的趙雲暖和趙雲升。
若是趙木山和楊桂菊沒有死,在學堂上過幾年書的趙雲東可以說是前途一片光明,就連村正家的兒子都比不上。
但現在,趙雲東帶著趙雲暖和趙雲升兩個小拖累,找媳婦都不好找。
趙雲東帶著紅薯粉條到姜家時,姜家人已經吃完飯,宋桔子帶著姜映蘭在院子裡捻線,姜大山給驢子順毛。
趙雲東把紅薯粉條放下,姜大山拿上裝著雞蛋和布的籃子,兩人出了院子。
“大山叔,雞蛋和布你一會再拿回來,可別往我家留。”
雖然出院子前,趙雲東再三說不用給家裡拿東西,但姜大山和宋桔子說,哪有人上門道謝是空手的。
趙雲東犟不過,又不敢搶姜大山手裡的籃子,怕把雞蛋給打破了,只好看著姜大山拎著籃子出門。
“二郎,你家三娘收不收徒弟。”姜大山不接趙雲東的話茬,反問趙雲東。
“???”
趙雲東抽了抽眼角,大山叔說啥?
三娘收不收徒弟?
他家三娘有啥需要拜師的手藝嗎?
姜大山見趙雲東呆住,又重複問了一遍:“二郎,你家三娘收徒弟不?”
趙雲東撓了撓頭:“大山叔,誰想拜我家三娘為師啊?跟我家三娘學啥東西?”
總不會是要學做紅薯粉條吧?
思來想去,好像他家三娘只有這個手藝能被看得上了。
姜大山搓了搓手指,有些緊張的開口:“我家小豬生病,不是請了鎮上的大夫嗎,鎮上的大夫說這次下暴雨,有不少村子的豬都得了這長水泡的病,你看三娘能治好這病,我想讓我家大郎跟著三娘學一學,好去其他村子裡給豬看病,也能賺些銅錢。”
都已經在心中醞釀,若是大山叔開口要學做紅薯粉條,該如何拒絕的趙雲東,聽到姜大山說是姜成文要拜趙芸歡為師,而且學的還是給豬看病的手藝,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你別不說話啊。”
姜大山見趙雲東不說話,有些侷促不安。
“大山叔,成文比三孃的年齡要大,這拜師,怕是不合適吧。”
趙雲東覺得,治豬的那點小手藝,實在沒必要拜師學。
這年頭,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一旦拜師,不是簡簡單單和磕個頭、敬個茶就完了,而是要孝敬一輩子的。
像他們村的黑木匠,就有不少的徒弟,那些徒弟都出去靠手藝賺錢。走的遠一些的,只有過年過節會去黑木匠家看看,每次去都要拿不少的東西。近一些的,則時不時就要去黑木匠家瞧一瞧,送些吃的用的。
“就差三歲,有啥不合適的,就算差三十歲,三娘有真本事,也能讓人心服口服的拜師。”
年齡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