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撿了個探花 (第1/2頁)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殿之上,劉安世已經將幾百份考卷排出優劣,再呈官家聖裁。
所有考生一共分為五甲,其中一甲十二人,蘇過不在裡面。
接下來就輪到小皇帝欽定排名了,按照既定流程,試卷先不開封,差人殿前朗讀。
按閱卷官們定下的排名一一讀下來,趙煦始終沉默以對,既沒有表示文章寫得好,也沒有對大臣們做出的排名提出質疑。
直到一甲的十二份試卷讀完,小皇帝還是一言未發。
劉安世只得主動上前請示,說道:“不知官家覺得如此排名,可還合理?”
只有前面的才需要皇帝排名,後面的第二甲、第三甲這些自然是大臣們說了算,位居第幾甲是有區別的,同一甲內則基本沒區別。
蘇軾當年是第四甲,二甲以下的都稱乙科,章惇第二次參加時是一甲第五名。
趙煦這才說道:“都是老生常談之作,將眉山蘇過的答卷找出來與朕看看。”
大家都不解其意,不過小皇帝也並未有進一步的表示,眾人又是一陣忙活,終於在二甲的一堆答卷裡面找出了蘇過的。
劉安世快速看了一眼,還有些印象,上前奏道:“這篇策論還算務實,在農事和禮法方面都頗有見地,役法則見解獨到,有可行之處,不過對西北邊事持冒進態度,所以歸在二甲。”
趙煦不置可否,面無表情地說道:“念。”
殿中又安靜下來,只聽見蘇過的策論被當眾誦讀。
讀完後,趙煦又是一陣沉默,劉安世再次說道:“蘇過不類其父,文風樸實無華,有窮理致用之妙,不過他到底年輕氣盛,不僅言及先帝未竟全功,更是妄言西北可定,此論謬矣。”
趙煦又等了一會,這才說道:“朕覺得比起前面那些泛泛之談,蘇過的這篇策論更配得上一甲。”
小皇帝的讀後感和劉安世卻是不一樣的,神宗進攻西夏的計劃雖然先勝後敗,但主要是因為所託非人,而不是西夏真有那麼強。
眼下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的,就這樣還被西夏按在地上各種摩擦,朝廷卻還要息事寧人,趙煦身為神宗的兒子,箇中恥辱是大臣們難以想象的。
劉安世當場拒絕,說道:“蘇過能位列二甲,都是念在他年輕,不然憑妄起邊釁這一條,便足以打入五甲。”
小皇帝讓內侍將蘇過的試卷拿到面前,又仔細看了一遍,說道:“祖宗基業,得來不易,便是讓你們這般糟踐的嗎?党項人貪得無厭,文中不過提及築城而步步為營之法,如何說是尋釁?”
劉安世知道小皇帝一直不滿棄地之事,但他也不是嚇大的,堅持道:“祖宗基業,尚在手中,所棄之地,不過是先帝時的一些小人趁鄰國內亂,搶奪而來的,如今疆域清晰,守好便是,如何又去惦記人家的領土?”
趙煦年紀漸長,性格也露出其強勢的一面來,說道:“照卿所言,有一日燕雲十六州擺在眼前,都不應該去取,因為那也不是我朝的,是契丹人的。”
劉安世一時語塞,他膽子雖大,可這話也不敢隨便接,因為收復燕雲自立國起便是大宋的心病。
太祖設立封樁庫,試圖從契丹人手裡買回燕雲十六州,太宗採用武力攻取,最終兵敗高梁河,歷代帝王都不曾放棄過對燕雲的執念,神宗更是留下了“收復燕雲者封王”的金口玉言。
劉安世敢直諫不假,可也不敢說燕雲十六州就不要了。
趙煦見他不吭聲,更是乘勝追擊,說道:“我看蘇過就極好,當為一甲第一名。”
這下劉安世實在忍不了,說道:“不可,以輕言冒進者為狀元,會引起朝野猜疑,絕非朝廷之福。”
趙煦不再說話,意思很明顯,不聽我的就拿出更好的說辭來,別老一句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