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舊黨版神宗實錄 (第1/2頁)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禮部試過後,等著發榜的時間,蘇過這才又去了一趟蘇轍所住的東府。
彙報了考試的情況之後,蘇轍對蘇過的應答表示滿意。
當年他也是知道仁宗的寬厚和主考官們的惜才,這才敢在殿試時罵皇帝好色。
縱橫家也不是傻子,逮著誰都大放厥詞,豈不是油鍋都不夠用了。
蘇過則問起父親的情況,知道太皇太后已下詔,撥下錢糧解決了浙西的災民問題,蘇軾上奏的興修水利一事朝廷也已經同意,自有後繼者接手施行。
蘇軾無奈之下,緩慢北移,同時再次上書,繼續以避嫌為由要求外放一州。
朝廷的回覆則是兄弟二人同居高位,乃是一段千古佳話。
蘇軾行至江北,以惶恐不安,導致眼疾復發為由,暫時滯留原地。
蘇轍問道:“這是五郎你的主意吧?兄長就算舊疾復發,也不會以此推諉。”
蘇過點點頭,說道:“父親回朝,不過是給言官們當靶子,何必非得遭這個罪。”
蘇轍嘆了口氣,也道:“朔黨對兄長的顧忌猶在我之上,只怕已經是磨刀霍霍,只等著他進京了。”
“劉莘老鼠目寸光,”蘇過不齒道:“他如今已經是次相之位,卻還如此不擇手段,遲早被宮中所厭棄,而且呂微仲只是老實人,又不是死人,吏額房的仇他肯定一直記著呢。”
蘇轍苦笑,這侄兒說話是越來越放肆了,說起宰相來跟說土雞瓦狗一般。
蘇過問道:“還要請教叔父,不知道殿試的參詳官定下來沒有?”
“你倒是有信心,就開始考慮殿試的事情了。”蘇轍笑道:“具體任命還沒下來,但大機率是劉器之,你小心著點。”
劉器之就是劉安世,司馬光的學生,呂公著舉薦入朝的,以直諫聞名,時稱“殿上虎”。
此人一向看不慣蘇軾,認為蘇仙恃才傲物,做事不按常理來,蘇軾也看他不爽,認為他為一點小事就上綱上線的。
看樣子好運氣是用完了,蘇過嘆道:“好在殿試不黜落,而且劉安世雖然和父親不睦,但總不至於遷怒到我這個晚輩頭上。”
蘇轍點點頭,劉安世是頑固了些,但還算不上小人。
後來論起元佑黨人,宰執之下,蘇軾第一,他第二,所以都很慘。這裡不得不再一次點名章喵,原來的歷史上劉安世被貶到了昭州,現在的廣西平樂,北宋時那裡是真的糟。
章惇這奸臣形象,算是立得穩穩的,連這種諧音梗都加在他身上。
蘇過又問道:“叔父覺得我後面向朝廷申請去西北,會得到同意嗎?”
蘇轍聞言照常瞪了他一眼,說道:“朝廷如何我不知道,但你父親與我都不會同意,老老實實找個太平地方熬資歷,其他的就別瞎想了。”
早猜到是這個回覆,蘇過只能採取先斬後奏了。
換個話題,蘇過問道:“叔父覺得父親裝病可以拖過去嗎?”
宮裡擺明就是要利用蘇軾的聲望來制衡朝局,既然他不回來,削弱另一邊也是一樣,所以蘇轍笑道:“當然可以,不給呂微仲加幫手,就給劉莘老剪羽翼,朝中能平穩過渡就行。”
小皇帝的婚事如今已經提上日程了,官家一旦立後,便是一個要求親政的好機會,所以太皇太后這時候也只求穩定。
立後親政這件事,不僅蟄伏中的新黨在關注,舊黨中也有不少支援的,一來誰不想得到這個功勞,二來這本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離了東府,蘇過又馬不停蹄地往返於高俅的各個生意場子,畢竟也是自家產業,這麼長時間不聞不問,眼下有時間總得去看看,順便提一些改進意見。
至於入仕後這些生意怎麼辦,蘇過還沒想好,本來交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