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第1/2頁)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蘇過說服的章楶,派了一百人隨蘇過一同前往環州。
正月裡的寒風凜冽,雪地路滑,一行人出了慶州,沿著馬嶺北上,穿過數座堡寨,再經過木波鎮,順利進入環州城內。
蘇過算了算時間,等解凍後,西夏人大舉進攻之時,從慶州出發急行軍大概需要兩日到達環州城。
劉季孫父子對蘇過的到來十分意外,如今環州各地早已進入防禦狀態,人員物資都已進入城內或各個堡寨裡,實行堅壁清野。
環慶路最高指揮章楶的命令也早已下達,對於環州來說,只要能守住城池,就是勝利。
劉季孫問道:“叔黨冒雪趕來,可是經略那邊有新的戰術調整?”
“沒有,就按之前的部署來,”蘇過解釋道:“我過來是配合世伯守城的。”
劉季孫奇怪道:“經略怎麼會如此安排?”
“我自己要求來的,”蘇過答道:“在慶州每日就只能看看軍報,我閒不住。”
劉璨用力拍了拍蘇過的肩膀,說道:“沒想到叔黨也是個血性漢子。”
蘇過齜牙咧嘴地吸了口涼氣,笑道:“沒點血性,還真接不住你這幾巴掌。”
只有劉季孫面露憂色,說道:“環州肯定是雙方角力的主戰場,叔黨不該來的。”
蘇過看著已經鬚髮花白的劉景文,比在杭州時多了些快然,也多了不少皺紋,說道:“世伯花甲之年,尚且不願待在東南形勝之地,我年紀輕輕,自然也不願終日與公文作伴。”
劉季孫嘆了口氣,自去安排公務,劉璨則帶著蘇過巡視城牆。
其實仔細看了宋軍的兵種分配,就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屢次敗給西夏人了。
軍中以弓弩為主,槍盾為輔,有一段時間甚至誇張到兩分習弓,六分習弩,剩下的兩分才習槍、牌的程度。
這麼個配比,守城自然是不錯的,但野戰可就太難了。
尤其是在遊牧民族的騎兵面前,一旦被近身,基本就是潰敗的開始。
但這不代表宋人羸弱,只能遠攻,害怕近戰。
大宋缺乏養馬地,他們認為以步兵戰騎兵,弓弩是最好的選擇,也契合防守至上的理念,所以軍中才一步步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
大宋立國時,弓弩手的選拔也是十分嚴苛的,不過幾代人下來,如今只能靠武器的先進了,單兵素養已經完全沒法和遊牧民族相比了。
想想趙匡胤那會選禁軍的標準,琵琶腿,車軸身,就是大腿粗,肩寬腰細,身高還得在五尺五寸到五尺八寸之間,能拉多少石的弓都有嚴格的規定。
現在的宋軍,真要按這個標準嚴格篩一遍,估計大半都去了。
蘇過第一次看到這個時代的守城器械,除強弓硬弩外,火器也佔了一定比例,不過火炮現在還是石字旁的,就是用投射裝置將火球或者火蒺藜扔出去。
火球、火箭之類的可以引燃敵軍的攻城器械。
火蒺藜則相當於弱化的碎片手雷,已經屬於爆炸性火器了,不過威力不大,主要是靠爆炸時飛濺的鐵片或者瓷片來攻擊馬腿,阻止騎兵前進。
蘇過不得不感慨工匠們還是太老實了,有這些技術,完全可以造出更具威脅的武器來。
所以接下來的幾日,他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火器改良上。
爆炸威力涉及到火藥的原料和配比,急切之間肯定是來不及修改的,但像火蒺藜這樣的武器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尤其是蘇過看到還有像海膽造型的綠色瓷質火蒺藜時,很懷疑朝廷的武器作坊是不是搞錯了方向。
美觀並不是武器的第一要素,殺傷才是。
所以蘇過果斷換掉了這個萌糰子,改用鋒利的碎鐵片和鐵釘代替,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