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春節,蘇家人總算是在京城裡聚頭了,這一年,蘇軾五十一歲,蘇轍四十九歲,蘇過十五歲。

蘇過也算是第一次見蘇轍了,這個叔父個子較蘇軾高些,圓臉平眉,整體看著較為和氣,但這真的是表象,無論是殿試時罵仁宗皇帝好色,還是後來各種上書噴新法諸人,他都沒慫過,後世笑他日常就是“救哥”或者更有甚者稱呼他為暖男,實在是不知從何說起,他在政治上的加點明顯是多過他哥的,蘇軾更多算是個理想主義的文人,蘇轍則是個典型的保守主義官僚了,這不是貶低,但在這個時代的轉折點上,只能算是有點不合時宜了。

所以他從蘇軾那裡知道了蘇過這一年多都跟著王安石在江寧學習,見面的第一句話便是責問道:“蘇家自有家學,此外更有聖人之道,如何去王介甫處仰人鼻息,拾人牙慧?”

蘇過覺得真是太難了,這大佬們就沒有一個好說話的,當然,自己老爹蘇軾除外。被人啪啪打臉,他還得恭敬答道:“叔父說的是,不過變法至今已有十餘年,確有不妥處,我跟著先生,不過是想從根源上找到原因。”

蘇轍聞言,面色稍好一點,又道:“王介甫終於承認新法是存在問題的了?”

這話問得,蘇過又只能編了,答道:“自然,主要是急了些,當初也霸道了些,用的人也差了些。”

蘇轍其實是個務實的人,比他哥蘇軾更像後來的所謂“蜀黨”核心,要知道王安石變法之初,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蘇轍可是在裡面幹過的,可見他開始是並不排斥變法的,只是後來與王安石意見相左,這才主動申請外調的。

蘇軾就不一樣了,他是真的誰上臺就得罪誰,立場穩定,就一個堅定的溫和派。蘇過仔細想了下,最適合蘇軾的官職除了州官,恐怕就是御史臺了,畢竟蘇家兄弟都擅長罵人,這也是蘇洵留下來的傳統技能了,撇開得罪人不談,罵人反正沒輸過。

蘇轍點點頭,也道:“當初設立青苗法,我便道出諸多不可控之處,王介甫雖然認同我的說法,卻還是照樣施行下去了。”

“確實是操之過急了,”但蘇過也想替王安石辯解幾句,繼續道:“不過朝中大臣對政令不滿,便罔顧朝局,一個個申請外放,以至於先生所託非人,這也是後來局面越來越差的原因之一。”

蘇轍聞言又要發火,這不是指著鼻子罵自己申請外放一事嗎,蘇軾連忙打圓場道:“家人閒話而已,不要動怒,他還小,慢慢教就是了。”

蘇轍搖搖頭,他對這個哥是既崇拜又無奈,說道:“他都這麼說我倆了,你還護著呢?”

蘇過老老實實地先賠了罪,然後說道:“家人面前,自然放肆了些,不過這也確實是我不明白的地方,稍有政見不合,便紛紛離去,不理朝事,這是何道理?”

二蘇對視一眼,似乎很詫異他提出這個問題,蘇軾開口解釋道:“再三勸諫,官家不聽,宰執不理,不求外放又當如何?再說這也是本朝傳統。”

“本朝傳統不利君子,專利小人,”蘇過說道:“舊年離世的王相公,現在的蔡相公,可因為爹爹剛說的這些原因申請外放?”

王珪直到去世才讓出左相之位,蔡確更是隨之佔據這一職位,任由太皇太后與眾多守舊派大臣不滿,他自巋然不動,當然,還有章惇也是。不過眼下這個形勢,不主動申請退位讓職,後面下場更難看就是了。

蘇軾不以為然,他本就不熱衷仕途,讓他做就做,不讓他做走便是了,戀棧不是他的作風。

蘇轍倒是若有所思,嘆道:“君子可欺之以方,所以小人才得勢啊。”

蘇過笑道:“便是這個道理,但整個朝堂只剩一種聲音,那便危險了。”

蘇軾出來表示不服,說道:“若能眾正盈朝,有何不可?”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軍夫人身嬌體軟,還愛哭唧唧!

將軍夫人身嬌體軟,還愛哭唧唧!

蕭七七
裴珩之有鴻鵠之志,乃統一天下七國,他向來無心兒女情長,更不屑上頭給他賜的那婚。都道賜婚給他的那女子蠢笨非常,連給太子行禮都不會,招致太子十載如一日的嫌棄,可怎麼轉眼她就把這將軍府打理的井井有條,還給他那同父異母的弟弟當起夫子助他考取功名,而原本厭惡這蠢笨之人的生母也不知何時竟把她當成了心頭肉,親暱非常到好似他才是那外人,還有他那一直視這女人為眼中釘的庶妹也開始一口一個嫂嫂……而他,一看見那女人在
歷史 連載 5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