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94章 捕鯨船
1724年8月20日,在浩瀚的印度洋海面上,兩艘捕鯨船藉著南赤道暖流正在飛速地朝西南方行駛,目的地直指南非海域。
每年9月至11月,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交匯的溫暖海域,都會有成千上萬頭鯨魚到此一遊,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風景。而這個時候,就是所有捕鯨者的盛宴,紛紛湧向該海域大肆捕殺這種海中巨獸。
兩艘捕鯨船都是傳統的風帆船,排水量在三百噸左右,均來自於聯合省。他們此前在漢洲的南部海域已經駐留了大半年,前後捕殺了二十餘頭鯨魚,熬製了數百桶鯨油,還收集了相當數量的鯨鬚,收穫滿滿。
尤為可喜的是,因為臨近漢洲海岸港口,他們還能將那些原本要拋諸於海里的鯨魚肉賣給齊國人,額外賺取了一筆不菲的利潤。
隨著季風和洋流的變換,鯨魚大量洄游,漢洲附近海域的鯨魚群數量明顯減少,而且齊國的海洋漁政部門也開始實施所謂的半年“禁漁期”,宣佈所有外國捕鯨船禁止在漢洲周邊海域捕殺鯨魚。美其名曰,要保護鯨魚種群的數量。
哼,說白了,就是齊國人要將漢洲附近海域裡的鯨魚視為自己的禁臠,在鯨魚數量逐漸減少的情況下,只允許他們自己的捕鯨船獵殺鯨魚。
要知道,在這個時期,要論鯨魚捕殺數量,齊國絕對排在首位,遠遠超過曾經的捕鯨大國聯合省。
“格林船長,今天還需要爬到桅杆上觀察海面嗎?”年輕的喬依·魯迪看著海面上翻滾的巨浪,整個船身也隨之上下劇烈起伏,強勁的海風將風帆吹得異常鼓脹。
在這種風浪下,爬到高高的桅杆上,危險性明顯增加。
“小魯迪,想偷懶的話,那你可就什麼都學不到。”站在甲板上的佩克斯·格林船長放下望遠鏡,譏笑地看著面前這名不到十五歲的半大孩子,“你需要快點成長起來,早點變成一個堅強的男子漢。只有這樣,你才能像一個成年人一樣,賺取足夠多的收入,去補貼伱那一貧如洗的家庭。”
“好的,格林船長。”喬依·魯迪接過望遠鏡,掛在脖子上,轉身朝桅杆跑去。
“盯仔細了,說不定這片海域就隱藏著幾頭巨大的鯨魚。”佩克斯·格林船長在他身後大聲地喊道。
雖然是轉場到南非海域,但要是在途中能獵殺幾頭鯨魚,多少也有些收穫不是?
佩克斯·格林船長出生於澤蘭省,今年38歲,可他的經歷過的冒險比別人幾輩子能遇到的加在一起還要多。他是一艘沉船上的倖存者,在加勒比當過海盜,往來於歐洲各地,還參加荷蘭與法國,神聖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爭。他曾在戰鬥中五次負傷,還在決鬥中戰勝並殺死過3個人。他甚至給奧斯曼帝國的一名地方帕夏做過奴隸。
三年前,他與另外兩名合夥人購買了這艘捕鯨船,在德意志、丹麥等地僱傭了三十五名好手,開始從事利潤豐厚的捕鯨事業。
這個時期,隨著歐洲經濟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的街道和公共廣場開始模仿齊國的城市照明系統,將一盞盞鯨魚油燈迅速點亮起來。許多國家的政府在港口、碼頭,以及海岸沿線上建造了越來越多的燈塔,好為水手們照亮安全返航的路線,燈塔裡面用的當然也是鯨魚油。
富人家裡或商業場所的鯨腦蠟燭也燃燒得格外耀眼。鯨魚油還是這個越來越機械化的世界上主要的潤滑劑,也是加工整個歐洲的軍人制服布料的主要原料。鯨鬚製成的襯裙或緊身胸衣的支架是這個時期最時尚的設計。
為了滿足人們對鯨魚產品的需求,英格蘭、丹麥、瑞典,以及聯省共和國擁有的捕鯨船與日俱增,保守估計,其規模數量超過四百艘以上,每年捕獲的鯨魚達數千頭。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