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再次到來的絕境求生 (第1/3頁)
一夜寒風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叮咚”
“檢測到宿主遭遇生死危機,系統將暫時託管宿主身體,請宿主不要驚慌。”
臥槽,什麼鬼?
儒家君子也能無聲無息就遭遇生死危機?
李不息震驚了
儒家體系中每個境界都有兩個特殊的能力,一個主動一個被動。
每個境界中都有一個核心的能力。
九品到七品計程車人境界核心能力是主動的學習,這個能力使得儒修可學習一切神通和法術。
而被動的過目不忘更像是用來輔助學習的。
六品到四品的君子境界的核心能力是被動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個能力不僅僅是這個境界的核心。
更是整個儒家體系的核心。
因為這個能力是儒家創道者儒聖,為儒家弟子創造的能力。
也是儒家之道,在先秦時代,不被天下認可,但依舊蓬勃發展,聖人頻出的關鍵所在。
這個能力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保命。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是一道涉及因果之道的特殊保命能力。
當君子立於危牆之下時,危牆不會倒塌,或者會向另一面倒去,要是馬上就要倒塌了,君子會因為有事,離開危牆之下。
也就是危險來臨之時,儒家君子境界的強者會不由自主的避開危險。
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會將危險避開。
最著名案例就是儒家的謀聖張良,
在刺殺已經合萬道無敵於天地的始皇帝失敗,隊友全死後,他居然能安然無恙的活著。
這就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一能力的變態之處。
先秦春秋之時,天下一片大亂,儒家還沒有如今那樣強大,那時的天下屬於諸王,屬於兵法兩家。
數萬年的戰爭,數萬年的爭鬥,諸子百家中無數的強者身死道消。
而死亡的修士裡面,儒修是最少的,尤其是達到君子境界的儒修,幾乎沒有。
整個先秦時代,儒家一直沒被諸王待見過。
但是,當始皇帝合萬道一統天地之後,驚訝的發現,儒家的實力,不聲不響之間,已經強於其他諸子百家。
不是因為儒家弟子夠多,而是因為儒家高手老怪最多。
雖然,儒家修士壽命最短,但是先秦之時那是什麼時代?
那是人道最璀璨的時代。
諸王如筍,諸聖如雨的時代。
聖人都未必能活到壽元耗盡的時代。
那個時代能活的老怪,
光強是沒用的,王道至強者,秦王之道的擁有者秦武王贏蕩不夠強嗎?
兵家至強者武安君殺神白起、李牧不夠強嗎?依舊得死。
苟也沒用,整片天地都在鬥爭,都在戰鬥,你往哪裡苟?
周天子夠苟了吧?依舊得死。
而儒家既不夠苟,也不夠強,但是人家依舊活的很滋潤。
活著活著,就成了百家最強。
武帝是不想獨尊他道嗎?
比如他最鍾愛的武道和兵道。
武道被蠻族吞了一大半,兵道可是完整的。
為何武帝不尊兵道,而尊了儒道呢。
這都是因為儒家能活,老怪物夠多的緣故。
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就能搞定百家。
你罷黜儒家獨尊他術,儒家就能搞定你。
儒家能有這實力的前提,就是能活,
能活的法門,不是壽命夠長,那個時代,壽命夠長是沒用的。
而是不死於非命。
儒家的核心能力,“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就是保障儒家修士不死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