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風葬 (第1/2頁)
椰汁紅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木乃伊?
又一個新鮮詞彙……
但是也不難理解,現代人都能做完形填空了,根據上下文來理解對於古人來說一點都不困難。
臘腸臘肉鹹魚等等他們難道還不懂是什麼嗎?
就是把木乃伊拿來吃……
咦惹~
怎麼什麼人都有?
永樂大帝朱棣緊緊的皺著眉頭,感覺接受不能,隨即又鬆開了眉頭。
就和天幕上說的一樣,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
難道他還能管得著人怎麼死怎麼葬不成?
“風葬也叫做露天葬,包括樹葬、崖葬、洞窟葬、懸棺葬等都是風葬。”朱清谷放出了幾張圖片,尤其是那些懸棺葬,懸崖峭壁之上密密麻麻的棺材,叫人有些膽寒。
尤其是一些懸崖峭壁上的懸棺葬,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一些地方就算是現代人都不好上,更不用說扛著棺材了。
如果說到風葬,還有些人有點茫然,但是分拆開成樹葬、懸棺葬之類的就有不少人明白了。
“樹葬,之前天幕上說過那些元朝人就是用一棵大樹劈開,做成棺材,這算不算樹葬?”劉備想起了之前盤點過的內容,舉一反三。
“應該不算,是用大樹做成棺槨,但也是要埋入土中,仍然算是土葬。”諸葛亮說道。
他們看向天幕,對這種事情也是比較好奇的。
人都會有好奇心。
朱清谷放了一張圖片。
【一棵大樹之上橫七豎八的懸掛著一些木頭做的箱子。】
明明是再正常不過了,有些養蜂人也這樣,平常看來也不會想到什麼喪葬。
就是這樣的景象一旦和死亡聯絡起來,對於古人來說就有些不寒而慄。
可這些對於一些有著這樣習俗的人來說就是神聖的。
一些邊緣地區的人,他們還沒有融入華夏的主流文化當中,要等到那個寫了容易被404的年代,這片土地上迎來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的時候,他們成為了56個民族當中的一員。
現在的他們看著天幕上的圖片,只覺得神聖。
而清朝的那些滿人就對這些比較熟悉了,鄂倫春人就是這樣葬的。
“這種風葬曾經流行於華夏東北和西南部,一般是將死者的屍體裸露於樹木或者曠野中、岩石下、山崖間、樹洞內。”
“這也未免太過於野蠻了……”趙禎有點接受不能,但又想到天幕上說各地風俗不同。
如果是從前,他應該是說化外之地,自然是未開化的。
天幕看得多了,他也知道地球,知道陸地海洋多大,而華夏只是其中一部分,外面還有很多人,風俗不同也很正常。
依舊還有人批判這種就是未開化的野蠻行徑,但是批判這種情況的人越來越少了,就連那些儒生也批判得越來越少了。
那些人又不學經史子集,批判人家人家又聽不到,難道你還去給人家教化不成?
也就是還有一些腐儒了,連田頭地裡的老農都知道這是在看熱鬧,偏偏這些腐儒還較勁,旁邊的人說了一句,要不然你們去興教化,腐儒就都是之乎者也的閉嘴了。
“一些地方認為風葬可以讓人儘快的輪迴轉世,一些人是因為有些特殊的神靈崇拜,或者是圖騰崇拜。”
“提到風葬的話,我們很多人都會想到鄂倫春族的風葬還有西廣仙桃那邊的懸棺葬。”
“鄂倫春族現在已經基本世俗化了,之前有紀錄片採訪過鄂倫春族的族人說過他們的風葬儀式,神秘而又隆重。”
“人死了之後用冰水或者是河水淨身,然後用樺樹皮縫製一個棺材,也有用圓木對半劈開,用作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