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翎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本子,記錄了尹秋的點點滴滴。
第一頁上寫著,“尹秋不喜歡吃洋蔥”。那是他第一次和尹秋出去吃飯——在烤肉店裡,尹秋被烤肉裡夾雜的洋蔥辣得七葷八素。
可在徐遠風眼裡,尹秋卻是那樣的可愛。在炭火的噼啪聲裡,在嫋嫋的油煙之後,尹秋的一舉一動,如同慢鏡頭一般,蝕刻在了徐遠風的心尖上。
第二頁上,寫著上海傳統名菜,醃篤鮮的菜譜。他第一次做的時候,總是擔心湯裡鮮味不夠。為了做到網上盛傳的“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清香脆嫩,鮮味濃厚”的效果,他往裡面加了不少雞精。
還好他自己嚐了一下,不然,這臉上的“縱橫溝壑”就到了尹秋的臉上了。
就在他準備迎接責備時,尹秋卻淡淡地說了一句:
“你很厲害了,我都不會做呢。”
這讓他感到無比的意外——在他小的時候,就是不小心打掉了一個玻璃杯都會被父母劈頭蓋臉地罵一頓。
按照現在網路上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他意識到了,人生的“容錯率”很高。
可儘管如此,他也很難像尹秋那樣,帶著隨和與鬆弛生活。
徐遠風自嘲地笑了笑,繼續翻著那泛黃的紙張。
“佘山的星星好看,尹秋很喜歡”。
兩人在路過佘山時,看見了天上的星河。尹秋如同孩童一般,興奮地指著天空,為他講解每一顆星星。
“這是昴宿星團、這是銀河、那個離月亮很近的亮星是木星……”
他記住了尹秋的喜悅,也記住了尹秋的話。
一段時間後,在佘山的宿營地裡,他開始為尹秋講起了自己剛學習到的天文知識。
想到當時的情景,徐遠風嘴角不自覺地勾起。
“我還記得,那天還有木星衝月呢。”他自言自語。
另一邊,尹秋結束了一下午的採訪,正在回中心的路上。
在路過古城時,她發現——古城裡居然有學校!
這可真是開放的景點呀——一個五A級景點,卻是一個開放的狀態,更關鍵是,裡面的學校還保留了下來。
看來,喀什地區的政策,果然非常人性化。
按常理來說,就算一個五A級景區要做成開放式的,也會選擇進行翻新與疏散——一切以旅遊成果為重,學校遷走,舊房拆掉……
出於一位媒體人的敏銳,她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很好的題材。
於是尹秋採訪起了那些圍坐在一起拉著家常的老人。
一些老人接受了採訪——年逾七十的麥麥提,告訴尹秋,他家時代居住於古城內,2009年的改造之前,一家三代都擠在幾間破舊的土房子裡。
“當年兒子結婚,我就想原址重建新房,可鄰居們不願意,因為很多牆是共用的,這邊拆那邊就塌了。”麥麥提說,“我經常看見那些口裡人說上海廣州那裡的大城市,也有很多家庭擠在小房子裡,我們這邊要更擠一些,很早之前,我們這裡甚至沒有通水呢。”
“下雨、下雪後,我們這些街道辦的人全部出動,用桶啊、盆啊什麼的,幫著居民把積在巷道的水弄出去。不趕緊弄出去,就會泡壞牆體,這些牆都是用土夯的。牆壞了的話,房屋就會塌。路太窄,發生火災,消防車進不來。”
曾在街道辦任職的阿迪力,也講述著當時的情況。
說到興起,他乾脆直接帶著尹秋在古城裡轉了起來,一邊轉,一邊講述著古城的過往。
“自清末經過一次有計劃地擴建後,古城基本就處於無序狀態。居民獨創的半街樓、過街樓,和數百條街巷縱橫交錯,不僅影響了採光,還讓古城變得跟迷宮一樣。”
他告訴尹秋,古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