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國內建設,民生之策 (第1/6頁)
末淼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悠然深知,國家的根基在於民生,而農業又是民生之本。新推行的農業政策本是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改善農民生活,卻未料到在基層遭遇了重重阻礙。懷著對國家和百姓的責任感,她毅然決定深入鄉村,探尋問題的根源並尋找解決之道。
馬車在蜿蜒的鄉間小道上緩緩前行,車窗外是連綿起伏的田野和錯落有致的村莊。林悠然望著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感慨萬千。她深知,自己雖然身為特使,在外交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對於國內的民生問題,還需要更加深入地瞭解和努力。
終於,馬車抵達了一個名為清平村的小村莊。村莊不大,幾十戶人家錯落分佈,房屋簡陋卻透著質樸的氣息。林悠然剛一下車,便看到村口聚集了一群村民,他們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警惕。
“鄉親們,我是朝廷派來的特使林悠然,此次前來,是想了解一下大家對於新農業政策的看法。”林悠然微笑著說道,眼神溫和而親切。
一位老者拄著柺杖,緩緩走上前,說道:“特使大人,這新政策聽起來不錯,可俺們就怕到頭來是一場空,反而讓俺們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林悠然微微點頭,說道:“大爺,您放心,我今天來就是想聽聽大家的顧慮,只要是合理的,朝廷一定會考慮的。”
在老者的帶領下,林悠然來到了村子的曬穀場。不一會兒,村民們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著心中的擔憂。
“大人,這政策說要推廣新的種植方法,可俺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種地的,萬一失敗了,這一年的收成就沒了。”一位中年漢子皺著眉頭說道。
“是啊,而且這新種子也不知道咋樣,要是種不活,可咋辦?”一位婦女附和道。
林悠然認真地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不時在本子上記錄著。她深知,農民們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他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保障和看得見的利益。
“鄉親們,我理解大家的顧慮。其實這新的種植方法和種子,都是經過很多地方試驗過的,確實能夠提高產量。但我也知道,大家擔心有風險,所以我們可以先在一部分田地上試種,如果效果好,再全面推廣,這樣大家是不是能放心一些?”林悠然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村民們聽後,開始小聲議論起來。這時,一位年輕的後生站出來說:“大人,就算是試種,俺們也擔心沒有足夠的人手和時間去照料。這農忙時節,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
林悠然心中一動,她意識到這是一個關鍵問題。於是,她想到了“參與式決策理論”中的一個方法,讓村民們自己組織起來,互相幫助,共同完成試種任務。
“鄉親們,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可以成立一個互助小組,大家按照自願的原則,互相幫忙照料試種的田地。這樣既能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又能增進大家之間的感情。而且,朝廷也會派一些有經驗的農技人員來指導大家,確保試種的成功。”林悠然詳細地解釋著自己的想法。
村民們聽了,覺得這個辦法可行,紛紛表示願意嘗試。在林悠然的組織下,清平村很快成立了幾個互助小組,選定了試種的田地,並制定了詳細的種植計劃。
接下來的日子裡,林悠然每天都和村民們一起在田間勞作,親自示範新的種植方法,解答他們的疑問。她還利用自己在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與村民們進行深入的交流,瞭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和擔憂,不斷調整政策的細節,讓村民們感受到朝廷的關心和誠意。
一天,林悠然正在田間指導村民們施肥,突然聽到一陣爭吵聲。原來是兩個村民因為澆水的問題發生了爭執。
“你怎麼回事?這水都澆到我家地裡了!”一個村民生氣地說道。
“我又不是故意的,這地本來就不好分清楚。”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