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商業大片時代提前到來 (第1/2頁)
醒酒的肉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巧,也到飯點了,咱們邊吃邊聊。”吳天銘笑得一臉褶子,非要請李琦吃飯。
柳泉居。
京都一家歷經四百餘年的老字號,從明朝隆慶年間就存在了,在護國寺西口,院子裡面有一棵大柳樹和一口甜水井。
擅長宮廷、魯菜、清真三大菜系。
等菜上齊了,李琦終於忍不住問道:“吳廠長,現在可以說了吧?”
“那行,我就實話實說了,這96年以後啊……”
國外電影的衝擊,再加上國產電影市場的產業化改革、以及民間資本崛起,一下子把這些老製片廠給打懵逼了。
院線制的頒佈,他們這些體制內的電影廠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北影廠和上影廠早已經改制,唯獨西影廠此刻正處於飄搖之中。
雖然2000年就已經開始改制,但許多方面一直沒有落實下來,人心惶惶。
“我打聽了一下,你的「璀璨娛樂」裡面的人員不多,但馬上又有一部片子要上映,如果需要人的話,無論是攝影師、燈光師、美工、演員……還是導演、副導演,我們這邊有現成的。”吳天銘笑著給李琦倒酒。
屋子裡面的燈光在他的光頭上熠熠生輝。
“老廠長,您這不是折煞我了嘛!”李琦連忙將舉杯接過來,他回想前世,西影廠好像在03年11月份,才改制完成。
這老頭都六十好幾了,也是幹導演出身,從60年開始出演個人的首部電影《巴山紅浪》到84年的《人生》獲得百花獎,87年《老井》獲得金雞獎,94年的《變臉》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聲名顯赫。
吳天銘籌備《老井》時候,想找一個“像兵馬俑一樣”一樣的男主孫旺泉,結果找了一圈,沒找著合適的人,扭頭正好看到找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攝影師老謀子,他一拍腦瓜子:“就你了!”
結果一上映,斬獲金雞、百花7個大獎不說,老謀子還成了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從此身份立馬大不一樣了。
一年後,再拍《紅高粱》,吳天銘直接大膽授權讓老謀子自己掌舵,《紅高粱》這部處女作,直接讓老謀子拿下了電影節金熊獎,從此楊明國際影壇。
順便說一句,陳愷歌的那部《孩子王》也是吳天銘親自幫忙運作的,求爺爺告奶奶拿到國際上,才有了後來複製賣到14個國家的壯舉。
可以說如果沒有吳天銘就沒有老謀子、田撞撞和陳愷歌這幫人如今的成就。
無論是名聲上,還是資歷上,都只有李琦倒酒的份兒。
而且這老頭都六十幾歲了,名聲、金錢、利益,該有的都有,也沒有任何的理由給自己賠笑臉。
能來給一個小輩敬酒,為的是西影廠的上千號職工。
“老廠長,您現在已經不是廠長了!”
“可我曾經是廠長,就不能看著他們餓肚子啊!”
但凡有更好的辦法,他也不會將主意打到李琦的頭上,田撞撞92年因為題材敏感,被禁止拍攝電影10年,02年放開,他便翻拍了經典影片《小城之春》,但卻叫好不叫座,撐不起來西影廠那麼多人的飯碗。
李琦看著對方微紅的眼眶,深吸一口氣,“既然老廠長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那我就把話挑明瞭。”
“你說。”
“全國電影製片廠改制這是大方向,我能做的也很有限,不可能直接大包大攬,只能接收一些優秀的,我們用得上的人。”
李琦其實不想碰這些國企的,可以說他們的消亡,就是因為存在的弊病。
動力不足、體制僵化、競爭力不強還有就是腐敗……有人想往前衝,有人掣肘,有人挖坑,有人放水。
之前公司內部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