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 (第1/1頁)
茗顧長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年後,17歲的劉伯溫離開了學府。他跟著處州有名的學者鄭復初學習程朱理學,接受那種儒家學以致用的教育。
有一次鄭復初去劉伯溫家拜訪,對劉伯溫的老爸說,您祖上積德深厚,才有如此出眾的後代。這孩子將來必定能夠光宗耀祖。
在鄭復初的悉心教導之下,劉伯溫如魚得水,他不僅深入鑽研了程朱理學,對待儒家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還廣泛地涉獵了諸子百家。對待天文地理,兵法,數學等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天幕下不少的老祖宗們看著自己那不成才的子孫,再對比對比天幕上的劉伯溫,都忍不住的嘆氣,怎麼別人家的孩子就這麼的出類拔萃,自己家就開始結苦瓜了。
自家的孩子念著催著都不一定能夠完成,瞧瞧人家的孩子,都不用人督促自己就去了,當然,哪怕是再怎麼嫌棄,再怎麼打著罵著的,要真是想把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孩子換過來,他們也是真的不捨得。
不過該說不說,老祖宗們是真的很希望這些人物趕緊分享分享他們的學習方法,處事經驗什麼的吧,他們就不說別的什麼了,這孩子跟孩子之間也是能夠相互學習的,大家都互相分享,互相學習,肯定能蒸蒸日上。
老祖宗們:唉,人生啊,真的是一直都在被推著前進,好像從生下來開始背後就一直都有一雙手在推動著你,不能被人落下,要拔尖,於是就開始了卷生卷死的道路。
{劉伯溫日夜沉醉在書海當中,潛心鑽研揣摩,力求精通每一門學問。
此時的劉伯溫雖然年少,但是卻心懷大志,他深刻清楚的知道,在這動盪的元末時期,唯有學得真才實學,方能濟世安民。
他常常登高遠眺,望著山川大地,心中湧現出一股豪情,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憑藉自己的才華,在這亂世當中闖出一番天地,為蒼生謀福祉,為國家定乾坤。}
朱元璋看著天幕上說的內容,忍不住的拍手叫好了起來。
“好,咱就知道,可真是好樣的,劉伯溫,不錯不錯。”
朱元璋可不僅僅只是嘴上誇了幾句,他還在大會上把劉伯溫作為了一個典型開始教育起了大明的臣子,當然,不僅僅是在大會上,就連彈幕上大明後面那些時期的臣子們,他也都開始一起教導了起來。
當然他也不是,說要讓大明的每一個臣子都能有多高的能力,朱元璋能從一介白衣成為一個皇帝,當然清楚臣子的忠心更為重要。
於是朱元璋就著劉伯溫開始發表了講話,因為有著天幕的背書,朱元璋也是誇獎了劉伯溫一下,當然,你這要換做其他的皇帝,可能還會覺著是個平常事,但是本身在洪武時期,臣子們的幸福指數就十分低下,可不就顯出了劉伯溫來了嗎?
要不說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你這不光朱元璋這麼覺著,劉伯溫這麼覺著,甚至就連其他作為被對比方的臣子們更是深刻的覺著。
“不是,他們也沒有那麼差吧?”作為被對比方的大臣們一個又一個的腹誹。
:()歷史直播:開局創死一位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