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沫的田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口鑠金”的成語故事源自春秋時期的《國語·周語下》,具體情節生動且富含哲理。
在春秋時期,周景王計劃鑄造一口大鐘,以豐富宮廷的音樂演奏。然而,這一決策並未得到所有大臣的支援,其中單穆公和樂官伶州鳩便提出了反對意見。
單穆公,這位深諳治國之道的大臣,堅定地表達了他的觀點:他認為,在不久前為了充實國庫而鑄造大錢的過程中,已經大幅度地消耗了民眾原本就不充裕的資財,使得百姓們的生活愈發艱難。如今,如果再次耗費巨資去鑄造一口大鐘,這無疑是在本已沉重的百姓負擔上再添一石,因此,他堅決地認為這一決策是極為不妥當的。
而伶州鳩,作為宮廷中備受尊敬的樂官,他同樣站在了反對鑄造大鐘的立場上。伶州鳩深知音樂與民眾情感的緊密聯絡,他認為,如果過度耗費資源去鑄造這樣一口大鐘,不僅會浪費大量的物力財力,更重要的是,它會妨礙到音樂的真正和諧。因為在他看來,真正的音樂和諧是建立在百姓的喜悅與衷心支援之上的。而眼下的情況卻是,百姓們因為連續的重負而疲憊不堪,心中充滿了怨恨與不滿。在這樣的情境下,即便鑄造出的大鐘聲音再美妙動聽,也絕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和諧之音。
儘管遭到了包括單穆公和伶州鳩在內的眾多大臣的強烈反對,周景王依然固執己見,決心要鑄造那口龐大的大鐘。他無視了朝臣們的憂慮與民眾的困苦,一意孤行地推進著這項耗資巨大的工程。終於,在無數工匠的辛勞之下,大鐘被鑄成了。當樂工們試奏之後,紛紛向周景王報告說,這大鐘的樂音異常和諧,彷彿能夠穿透雲霄,直抵人心。
聽到這樣的好訊息,周景王心中充滿了得意與自豪。他特意召來了伶州鳩,想要聽聽這位樂官對大鐘的評價。然而,伶州鳩卻並沒有像周景王所期待的那樣給予高度的讚美,而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陛下不明白其中的緣故。”
周景王聞言,不禁皺起了眉頭,他好奇地追問伶州鳩何出此言。伶州鳩於是進一步解釋道:“陛下可知,百姓都喜愛的事情,往往能夠順利成功;而百姓都厭惡的事情,則很少有不失敗的。這是因為,民心所向,就是天意所在。如今,您三年之內連續做了兩件耗費大量錢財的大事,已經讓百姓疲憊不堪,心中充滿了怨恨。這樣的樂器,即便聲音再和諧,也掩蓋不了它背後的民怨沸騰。因此,我引用一句諺語來警示您:‘萬眾一心就如城堡般堅固,眾口一詞則能熔化金屬’(即‘眾志成城,眾口鑠金’)。這意味著,如果百姓的心意一致,那麼他們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足以改變一切。所以,我恐怕您這三年裡做的這兩件大事,至少有一件是要失敗的。”
伶州鳩的話,讓周景王陷入了沉思。他雖然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但心中也不得不承認,伶州鳩所說的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默默接受這個可能並不美好的結果了。
周景王,那位曾一意孤行、未採納伶州鳩忠言的君主,在堅持自己的決策僅僅一年之後,便與世長辭了。他的離世,不僅標誌著一個時代的更迭,也驗證了伶州鳩當初那番深邃預言的準確性。
在他生前,周景王傾盡國力鑄造的那口大鐘,曾是他權力和威嚴的象徵。每當大鐘響起,其雄渾的樂音似乎能震撼人心,彰顯出王室的輝煌與榮耀。然而,隨著周景王的逝去,那口大鐘也彷彿失去了往日的靈魂和力量。再當它被敲響時,演奏出的聲音竟變得異常不和諧,彷彿是在訴說著一種無法言喻的哀傷和遺憾。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人們不禁回想起伶州鳩當初的預言。他曾警告周景王,如果忽視百姓的意願和感受,強行推進耗費巨資的鑄造工程,那麼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會是失敗和遺憾。如今,大鐘聲音的不和諧,恰如伶州鳩所預言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