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3章:創作瓶頸與突破
林宇獨自坐在略顯昏暗的書房裡,四周堆滿了書籍和寫滿字跡的稿紙。電腦螢幕的亮光在幽暗中映照著他疲憊且略帶焦慮的面容。此時,新長篇小說的文件頁面上,游標在未完成的章節處閃爍著,彷彿在無情地催促著他,可他的思緒卻像是陷入了一團亂麻之中。 他無奈地嘆了口氣,再次將腦海中那模糊不清的情節構思輸入到 AI 軟體中。隨著滑鼠的點選,AI 迅速生成了一段情節。林宇緊盯著螢幕,眉頭卻越皺越緊。AI 給出的情節裡,角色們的行動像是被預設好的機械步驟,缺乏真實的情感驅動。例如,在一場關鍵的矛盾衝突場景中,人物的反應平淡無奇,只是簡單地爭吵幾句便草草了事,沒有那種深入骨髓的憤怒、委屈或無奈,更沒有從人物性格和過往經歷中衍生出的獨特應對方式。 “這樣的情節怎麼能打動讀者呢?”林宇喃喃自語,心中滿是失望。他站起身來,在書房裡來回踱步,試圖從這狹小的空間裡尋得一絲靈感。牆上掛著的一些照片和明信片,都是他過去旅行或參加文學活動時留下的紀念,此刻卻無法給他帶來任何慰藉。 他重新坐回電腦前,開始翻閱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創作筆記。那些本子裡記錄著他從初出茅廬到逐漸成熟的創作歷程,有曾經為了一個好點子興奮得徹夜未眠的記錄,也有面對創作困境時的自我鼓勵與反思。他看到了自己在之前一部小說創作時,也曾在情節轉折處糾結許久,後來是從一次偶然的朋友聚會中得到啟發,成功突破困境。可這一次,往昔的經驗似乎都躲了起來,不肯現身相助。 在經歷了數天的苦熬與掙扎後,林宇終於決定暫時放下手中的筆和電腦。他披上一件外套,緩緩走出家門。外面的陽光灑在臉上,讓他不禁眯起了眼睛,有一種久在黑暗中乍見光明的眩暈感。 他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頭,看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街邊的商店播放著各種流行音樂,夾雜著小販們的叫賣聲和路人的歡聲笑語,構成了一幅熱鬧非凡的市井畫卷。他路過一家咖啡店,透過玻璃櫥窗看到裡面坐著幾個年輕人,正熱烈地討論著什麼,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激情。 繼續前行,他來到了一個小型的廣場。廣場上有一群孩子在嬉笑玩耍,他們追逐著彩色的蝴蝶,手中的風箏在天空中高高飛翔。旁邊的長椅上,坐著幾位老人,他們悠閒地曬著太陽,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聊天,眼神中透著歲月沉澱後的寧靜與慈祥。 就在林宇沉浸在這街頭的喧囂與活力之中時,他注意到了街邊的一個角落。那裡有一個小小的手工藝品攤位,攤位前圍了不少人。林宇好奇地走近,只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攤位後面,他的雙手佈滿了青筋和皺紋,但卻十分靈巧地擺弄著手中的材料。 老人面前站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大大的,充滿了好奇。老人微笑著拿起一塊彩色的黏土,輕聲說道:“小朋友,你看這黏土,就像有魔法一樣,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哦。”小男孩興奮地問道:“老爺爺,那你能把它變成一隻小兔子嗎?”老人哈哈一笑:“當然可以啦。” 老人一邊說著,一邊將黏土在手中慢慢揉搓、塑形。他的動作輕柔而又嫻熟,每一個動作都彷彿帶著對這門手藝的熱愛與敬意。周圍的人都靜靜地看著,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彷彿都被老人的專注所感染。 林宇也被這一幕吸引住了,他站在人群中,眼睛緊緊盯著老人的雙手。他看到老人在塑造小兔子的耳朵時,格外用心,將耳朵捏得長長的,還輕輕地用工具刻畫出耳朵上的紋理,一邊刻一邊說:“小兔子的耳朵要長長的,這樣才能聽到遠方的聲音哦。”小男孩在一旁不住地點頭,眼中滿是崇拜。 這時,一個年輕女孩走上前,拿起攤位上的一個已經做好的手工藝品,是一個精緻的小木屋。她愛不釋手地看著,對老人說:“爺爺,您做的這個小木屋好漂亮啊,感覺裡面像是住著小精靈一樣。”老人笑著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