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FiyHq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波羅的海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它的形成與最後一次冰期結束時冰川的大量融化有關。在冰期結束後,冰川融化形成了大量的淡水,這些淡水流入了原本的海洋盆地,形成了波羅的海。
波羅的海的地理特徵
1.位置:位於歐洲北部,幾乎四面被陸地環抱,僅西部透過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和斯卡格拉克海峽等與北海相通。
2.面積:約42.2萬平方千米。
3.深度:平均深度僅86米,最深處為459米。
4.含鹽度:由於與外海海水交換不大,又有大量河流注入,加之氣候寒冷,蒸發微弱,因而含鹽度低,平均含鹽量僅為大西洋的1\/3。
波羅的海的歷史意義
波羅的海不僅在地理上具有獨特性,在歷史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區域。它周邊的國家和地區,如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都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
波羅的海地區歷史上發生過多次重要的戰爭,其中一些主要的戰爭包括:
俄瑞戰爭
俄瑞戰爭是指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俄國和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及其沿岸地區而進行的多次戰爭的總稱。雙方互有勝負,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八次。
立窩尼亞戰爭
立窩尼亞戰爭持續時間從1558年開始,至1583年以俄國的最終失敗告終。這場戰爭涉及俄國、立窩尼亞騎士團、波蘭、瑞典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英格里亞戰爭
1610—1617年,瑞典王國與俄羅斯爆發了英格里亞戰爭。最後瑞典擊敗沙俄,一舉成為北歐霸主。
北方戰爭
1700—1721年北方戰爭,是俄國為爭奪波羅的海及其沿岸地區與瑞典進行的戰爭。這場戰爭是18世紀初歐洲的一場重要戰爭,塑造了歐洲國家間的關係,並對各國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些戰爭不僅影響了波羅的海地區的歷史發展,也對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波羅的海流域的水利工程
波羅的海流域有多個重要的水利工程,以下是其中一些:
1.伏爾加河-波羅的海列寧水道:這是俄羅斯西北部的重要航道,舊稱“馬林水系”。它自南向北由舍克斯納河、別洛耶湖岸運河、科夫扎河、馬林運河及威捷格拉河組成。經奧涅加湖、斯維爾河、拉多加湖及涅瓦河,與波羅的海相連,並經北德維納運河及北德維納河通巴倫支海,全長1,100公里。其中切烈波韋茨至奧涅加湖航道長368公里,設5處水利樞紐工程。
2.基爾運河:又名“北海—波羅的海運河”,是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重要水道,河道全長98.26千米,平均深度11米,寬102.5~162米。運河當局將透過運河的船舶按尺寸劃分為六組,規定了不同組別的船舶航行規則。
3.約塔運河:這是瑞典最偉大的水利工程,連線了北海和波羅的海,還連線了韋特恩湖和維納恩湖。它全長190公里,不過只有87公里是人造工程——其餘都是河流和湖泊。約塔運河是在1802年到1832年間由約名士兵組成的隊伍修建的,是瑞典東部和西部海岸非常重要的交通和貿易樞紐。
這些水利工程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交通運輸條件以及水資源利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波羅的海的氣候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冬季
波羅的海的冬季漫長而嚴寒,通常從十一月開始,一直持續到翌年三月或四月。這段時間內,氣溫經常低於0°c,尤其是波羅的海北部地區。
夏季
波羅的海的夏季溫和而短暫,從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