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磚呢別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可立板正的老臉有點變了。

朱由檢看了便笑。

他站起身,扣著腰間的革帶道,“先生難道以為朕不敢跟天下人為敵嗎?”

袁可立臉色微動,“老臣豈敢有此心?”

朱由檢收了微笑,“不瞞先生,朕是早有此心了!”

他又坐下,同袁可立面對面道,“朕自登基以來,便喜歡讀史,然後便知當年唐太宗所言,著實有道理!”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中曾提道“三鏡”,其中便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之語。

朱由檢在讓劉若愚這個宮廷百事通為自己多次講解大明朝經歷,自己還會摸著其他朝代史書觀摩後,便深覺唐太宗不愧是歷代帝王模範,看問題都這麼一針見血。

歷朝歷代,

只要還是人在治理,

那麼問題就繞不開那麼些“陳年舊疾”。

什麼土地兼併,

什麼官員貪腐,

什麼流民蠻夷作亂……

統統都是前面朝代走過的老路!

而且是一朝走了,後一朝又來!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朱由檢讀到相關之處時,便暗暗覺得,“那前朝有的舊事,難道我大明朝就沒有嗎?”

大明朝何德何能,

能做那時光滾滾洪流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

那斷然是不會有的事!

之後他上朝問政,諮詢國事,便越發覺得自己此前猜想得當。

他當初聽劉若愚講史,就發出過“眼下恐有亡國之禍”的感慨,正式手握權柄,駕馭天下後,也著實看到了亡國之態。

等到畢自嚴、徐光啟等人進京,對著朱由檢認真剖析局勢,讓少年天子對如今得大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將各種認知雜糅在一起,朱由檢日夜思慮,最後從一團亂麻中抽出來了一根線索——

天下事,

兵強馬壯者言之!

太祖當初制定的政策有疏漏不足算什麼?

天底下豪強士紳侵吞土地算什麼?

那些手握言論計程車人又算什麼!

只要他有足夠的兵馬,有足夠的火銃,那些敢阻礙自己施政的人,統統可以被排隊槍斃!

因為歷朝歷代以來,

規則都是這樣被制定下來的!

只是相對來說,

各朝代武力最強盛的,多為開國之君,威望甚重,且有後代傳承,孝子賢孫供奉,故而他們制定的“祖制”,便成了那個朝代社稷存在時的,萬世不變之法。

朱由檢是繼承來的皇位,不是他手把手打下來的,所以要想推倒過去腐朽落後的制度,就需要更強大的武力,更粗暴的手段,也要做出更慘痛的犧牲。

畢竟開國之君作為一切的起源,哪怕他制定的規則有問題,也少有人會去批判指責,後世更會努力將之神化,日夜吹捧。

但後來人若要有所變動,便要承擔無數人的口誅筆伐。

朱由檢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也曾捫心自問過很多次。

他尚且年輕,崇禎元年,也才十七歲。

若要中興改革,緩緩行之,十幾二十年熬過來,也該有效果了。

甚至,就眼下而言,

他手握勇士營,之後再對京營整頓一二,多抄幾個大臣的家,邊軍的糧餉也夠發了。

須知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到那個時候,遼東韃虜算什麼?

就努爾哈赤那個只會在遼東之地大殺特殺,竭澤而漁的治法,即便大明朝只防住了山海關,也可以把他們堵死,餓死在遼東!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快穿之尋找回憶之旅

快穿之尋找回憶之旅

是三木呢
關於快穿之尋找回憶之旅: 「男女主感情線可能會比較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卿涵,是一隻沒有記憶的青鸞,也是西王母身邊的一個吉祥物。一天,她遇見了一隻小狐狸,小狐狸沐鳶說可以幫她找回記憶,前提是她得幫她找回她家主人....就這樣一鸞一狐開始了尋找回憶的快穿之旅。豪門大小姐×京圈太子爺盜墓人×考古學家替嫁公主×敵國質子青梅×竹馬小狐狸×魔尊酷颯女博士×痞帥雪狼王菩薩×佛子繼兄×繼妹外
歷史 連載 7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