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開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村醫憂鬱地問道:“您怎麼看待宇宙和人類的關係?”
施蛇醫淡然地說:“宇宙和人類的關係類似於人和人體內細菌的關係。人類寄生於宇宙內,就像細菌寄生在人體內一樣。人自出生後,外界的微生物就逐漸進入人體。在正常人體面板、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種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腸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著對人體無害的微生物群,包括細菌、真菌、螺旋體、支原體等。它們在與宿主的長期進化過程中,微生物群的內部及其與宿主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形成一個能進行物質、能量及基因交流的動態平衡的生態系統習慣稱之為正常菌群(noral flora)。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長期居留於人體的又稱為常居菌,也有少數微生物是暫時寄居的,稱為過路菌。另外還有一些病毒寄生在人體的細胞、體液中,比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就存在人體血液中。科學家觀測到的所有天體(星體、星雲等物質)好像都在某種極大的管道空間中快速執行,所以給地球上的人民的感覺是‘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不同的星體就像是宇宙不同的細胞一樣。細胞是構成人體生命的最基本單位,所有生命活動都是由細胞完成的,人體不同的細胞,代謝的週期不同。表皮細胞幾乎天天更新。紅細胞120天左右,白細胞的壽命不等,週期短的需要幾天,週期長的需要幾個月,血小板1-2周,多數為10天左右(神經組織細胞除外)。星體是構成宇宙生命的最基本單位,星體的代謝時間十分長久,比如太陽,根據恆星演化理論,從恆星中心核內的氫開始燃燒到他們全部生成氦,這一過程叫做‘主星序階段’。處於主星序階段上的恆星稱之為‘主序星’。根據科學家計算,太陽可在主序星階段停留100億年左右,目前它處於主星序階段上已約46億年了。宇宙就像小孩子一樣在生長。細菌具有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能力,按營養物質的需要可將細菌分為自養菌和異養菌。有些細菌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像植物那樣自己利用簡單的無機物製造有機物的營養方式叫做自養;絕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的方式叫做異養。細菌在人體內‘開荒、生產、生存’,就像人類在宇宙內開荒、生產、生存一樣。細菌生長繁殖需要有適宜的溫度、合適的酸鹼度、充足的營養和必需的氣體環境,這與人類在宇宙中生長繁殖需要的條件一樣。細菌作為一種低等微生物,以簡單的二分裂方式進行無性繁殖,細菌群體生長繁殖規律分為遲緩期、對數期、穩定期和衰亡期四個期,死亡後被人體消化吸收或者排出體外。細菌的芽胞和抗生素、外毒素等產物在穩定期產生。人類作為一種高等生物,從受精卵發育生長起來,在青壯年時期進行生育,年老死亡後迴歸(大自然)宇宙。”
村醫苦澀地笑了笑說:“據我所知‘萬物生長靠太陽’,地球上除原子能以外,太陽是一切能量的總源泉,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是靠太陽來維持生命。幾十億年之後,太陽燃燒殆盡迅速膨脹,把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內行星‘吞噬’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將不復存在,可能等不到幾十億年以後,只要太陽發生稍大一點的變化,就會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造成毀滅性的影響,既然生命的演進註定是一場過眼雲煙,那麼它還有什麼意義?”
施蛇醫蹙了蹙眉說:“的確,在人類看來,雖然個體生命的意義在於它的有限,但整體生命的意義似乎應該在於無限,人類是不會坐以待斃的!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太陽發生大的變化之前,人類還沒能離開太陽系,就可能面臨世界末日的‘大結局’;另外一種是人類極有可能在此之前早已移居到太陽系以外其他適合生存的行星上了。宇宙中的恆星就像人體細胞一樣存在新陳代謝,舊的死亡了,新的恆星又產生了。”
村醫想了想說:“人體細胞儘管存在新陳代謝,但是人類終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