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君子六藝 (第1/2頁)
張如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式分班以後最大的不同就是開始學習君子六藝。
古代人其實並不是只會死讀書,年紀稍大一點的讀書人,從十五到六十不等,基本都有自己的圈子,會經常組織文會、詩會、踏青、賞花之類的活動,彼此交流。
這種活動通常也是揚名的時候,因此讀書人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聲,如果在參加聚會的時候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才藝是不行的。
?君子六藝的具體內容?包括:禮、樂、射、御、書、數。這些技能在古代教育中被視為君子必備的技藝。
禮、書、數還好,在課堂上就可以學習,樂、射、御分別指音樂、射箭技術和御馬技術,這些都不是一般平民子弟可以學得起的,一把最最普通的琴也要二兩銀子往上,如果是前朝大家制作的古琴,甚至能賣到幾百兩。
至於馬匹更不用想,鄂州府地處中部地區,方圓幾百裡都沒有養馬的地方,本地馬匹全靠從北方女真、韃靼等遊牧民族手裡購買,然後長途跋涉運送過來,因此價格非常高昂,價格從60兩到200兩不等。
就連青松書院的校場裡面也只有匹普通老馬而已,外舍中舍上舍各個班學子輪流學習,幾匹馬基本沒有休息的時候,因此精神也不好,看著就無精打采的。
弓箭也不便宜,一把弓根據拉力單位還有種類不同,價格也不等,便宜的二三兩,貴的幾十到幾百兩。箭矢一支大概要60~120文,箭頭的製作材質不同價格也不等,因此在較場練習射箭的箭矢都是反覆使用的,有的箭羽已經損壞,根本射不準。
大夏國承平已久,尤其鄂州府又地處魚米之鄉,大部分人生活還算過得去,學武之風不盛,除了官宦子弟外基本沒有人會考慮去學射箭,據張平安觀察,即使是有官宦子弟學了,技術怎麼樣還兩說。
書院的夫子也比較建議眾人選一門樂器主修就行了,既風雅還能修身養性。
其他學子上射箭與御馬課基本上也就是走個過場,反正平時也用不上,更買不起,但是張平安經歷過前世孤兒院的生活,始終覺得靠人不如靠己,多一門技藝對自身總沒壞處,關鍵時刻還能自保。
尤其是萬一後面有了功名,可能還要出去遊學,古代可不比現代,出門在外風險極高,所以張平安上射箭課和御馬課的時候非常積極,搞的教學的武夫子暗自叫苦,學生們不上心,夫子自然更不可能上心,平時這兩堂課武夫子都是糊弄過去的,現在碰上了一個較真的學子,不得不打起幾分精神。
好在張平安打小在鄉里長大,身體素質不錯,在家時家裡牲畜也多,平時趕驢趕騾子技藝都嫻熟,書院的馬也溫順,學起來很容易上手。
至於樂器方面,張平安選的笛子,一則是價錢便宜,二來也方便攜帶,要是選琴的話價格高昂不說,走哪裡也不好帶。
這個張平安自己就能買得起。金寶也選的笛子,理由和張平安一樣。
蕭逸飛對樂器這些都沒興趣,象徵性的隨大流選了琴,劉盛遠則選的箏,他第一次聽夫子彈奏《高山流水》的時候,就被古箏醇厚優美的音色深深吸引了。
本來張平安還想約著幾人休沐的時候一起去買的,結果一問才知道,劉父和蕭父都已經買好了。
張平安只好自己帶著金寶找了一家樂器店買了兩根竹笛,一根三十文,和其他樂器比起來確實便宜的多。
張老二聽到兒子書院還學君子六藝,激動的不得了,直呼這學費值了,在此之前他都不知道君子六藝是什麼東西,但是騎馬射箭學琴這些他都是懂的,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這都是奢侈的愛好。
徐氏小心翼翼問道:“兒子,那你現在都學會了啥曲子?”
張老二和徐氏對於樂器曲子這些是完全不懂的,既然兒子說要學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