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棲雲寺 (第1/2頁)
十九胡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棲雲寺,一個與紗縠行蘇家有著不解之緣的地方,寺內的一眼泉眼,據說與蘇家的古井相通,彷彿是大自然特意為這兩大家族鋪設的奇妙紐帶。
而棲雲寺的老僧,對蘇軾的寵愛,幾乎達到了溺愛的程度,每當蘇軾踏入寺門,老僧總是笑得合不攏嘴,那份溫暖與包容,讓蘇軾的心靈得到了最真摯的慰藉。
蘇軾彷彿化身為後山半個主宰,引領著蘇油穿梭在那片鬱鬱蔥蔥、錯落有致的松林間,宛如引領著一場關於自然的秘密探險。這片松林,大的挺拔如塔,小的靈動似鹿,細細數來,怕是不下千棵,每一株都承載著時光的印記。
“瞧,那些手臂粗細的小傢伙,可都是我在寺中苦讀之餘親手栽下的希望之樹。”蘇軾眼中閃爍著得意與自豪,彷彿那些松樹是他文字的見證者,每一道年輪都記錄著一個故事的開篇。
蘇油對此倒是見怪不怪,畢竟他在種樹方面的造詣,足以讓他自稱“林間小諸葛”。他更感興趣的是蘇軾的讀書生活:“哥,你躲到這世外桃源究竟讀的什麼天書?莫非是自學成才的秘訣?”
蘇軾聞言,擺了擺手笑道:“自學成才?那可太過無趣。我來此,是為觀山川之美,植綠蔭之願,品茗香之韻,甚至嘗試過製作松煙墨,可惜手藝不佳,未能如願。”
言罷,他又話鋒一轉,感慨萬千:“我大宋文化繁榮昌盛,看看這滿山的松樹便知一二。可嘆的是,眉山周遭的老松,早已被砍伐殆盡,供人取用。”
蘇油環顧四周,只見松濤陣陣,鬱鬱蔥蔥,不禁點頭贊同:“如此說來,兄長種植松樹之舉,確實是一樁惠及後世的善舉。”
蘇軾撫著圓滾滾的肚皮,哈哈大笑道:“那是自然,若沒了松樹,我這一肚皮的好文章,豈非要‘斷墨’?那豈不是文人最大的悲哀?”
蘇油笑著反駁:“哥,你這自信可真是比肚皮還鼓。你可知,現在史世伯已掌握了煤焦油的提煉之法,那東西雖油膩,卻也能替代墨汁。”
蘇軾一聽,眉頭一皺,滿臉不屑:“那煤焦油能稱得上是墨嗎?它能描繪出山川之靈秀,竹木之雅緻?能書寫出篆隸之古樸,楷草之風流?
我告訴你,那些能批次生產的,不過是匠人之技,唯有獨一無二,方為書畫之魂,藝術之髓。因此,油墨永遠無法與水墨相提並論!”
蘇油無奈笑道:“好好好,不爭了,不爭了。但你也得承認,這世上能欣賞書畫、懂得詩詞的人畢竟是少數。”
蘇軾突然正色,引經據典:“古人云‘有教無類’,我助你教書育人,正是為了普及文化,讓更多人懂得欣賞。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大宋的百姓,人人都能揮毫潑墨,出口成章!”
蘇油心中暗笑,幾千年後的世界,也未必能達到這般理想境界,但這份壯志豪情,著實令人欽佩。於是,他也不再爭辯,乾脆拉著蘇軾,繼續在這片玻璃江畔徜徉。
那江水清澈碧綠,宛如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大地之上,映照著藍天白雲,美得令人心醉,彷彿連時間都在此刻凝固,只留下兩人與自然的和諧對話。
時值金秋,江面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點點白帆如同星辰散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它們正藉著西風的力量,勇敢地逆流而上,彷彿是大自然中的勇士。
船艙內,貨物堆積如山,有絲綢的柔滑,有瓷器的晶瑩,還有茶葉的馥郁,它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在眉山碼頭這個中轉站稍作停留後,便各自踏上新的旅程。
一批貨物如同忠誠的信使,沿著岷江蜿蜒北上,穿越群山峻嶺,最終抵達益州那座繁華的古城,將遠方的故事與溫情傳遞給那裡的人們。
另一批則選擇大渡河這條更為險峻的路線,它們越過雅州那片翠綠的山谷,經歷了無數急流險灘,最終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