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有些事情想問問你 (第1/2頁)
未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螢看著晏琛消失在在宮門外的背影,久久未動,直到旁邊宮人提醒她,“陛下已經走了”,她才回過神來,淡淡應了一聲。
旁邊的宮人覺得不對勁,輕聲道:“娘娘可是身子不適?”
徐螢並未回答,只是許久之後,淡淡地嘆出一口氣,“陛下心裡……到底藏了多少事兒呢。”
這句話旁邊的宮人自不敢回答,只靜默侍立在側,徐螢卻又突然輕笑一聲:“罷了……”
隔了一日,徐皇后帶了些精心製作的湯羹糕點,並一些精緻玩意兒來探望晏璀,也是存了致歉的意思。
那天猛地吐了一口血之後,晏璀竟奇異地不怎麼咳嗽了,只是偶爾還是會有些氣喘。
她趺坐在榻上,看著皇后命宮人一一呈了糕餅水果上來,又親自端了小盞擱在自己跟前的小几上。
徐皇后笑著在她旁邊坐下,親自揭開小盞,道:“我先前不知情,不然早該來看你的。這是枇杷粥,時令的新鮮枇杷並冰糖黍米熬煮的,最是潤肺平喘。”
晏璀點點頭,禮貌地回了她句:“多謝皇后。”
晏璀處事上算不得圓滑周全,甚至可以說是很有幾分隨性了,但便是如此見過她的人也大多會讚一聲她的禮數周到行止爾雅,原因無他,不過是為著關家累世聲名,她擅於偽裝出世人願看到的大家氣度罷了。
所以時間久了,真假之外,大約也只有晏璀她祖父與母親才算真正清楚她真實性情了。
晏璀也不落皇后面子,拿著小匙淺嘗了兩口。
徐皇后瞧她吃了,倒有幾分歡喜她溫和的性子,便笑著閒話:“聽聖人喚你阿璀……”
忽又想起晏琛說過晏璀有耳疾的話,便刻意放慢的語速:“不知是哪個‘璀’?是璀錯之‘璀’嗎?”
晏璀略怔了下,點頭答道:“是。”
又道,“您正常說話便好,我看得懂的。”
晏璀能順暢地讀懂旁人唇語,能透過說話人的面部神情清楚地辨別他們說話時的語氣情緒,也是多年訓練出來的結果。
那年治好眼睛後,第一次看清了祖父,看到祖父一開一合的唇間是喚自己的那兩個字——“阿璀”,那是清清明明入了自己眼睛的聲音。
那時起她便覺得她這一生也是可以與尋常人一樣的,於是便開始努力地去辨別身邊人說話時的唇形,從開始每句話可能要旁人複述三五遍,到後來一眼便能看懂旁人語意,她是極其堅毅的一個人,到如今與人正常交流無礙,又何嘗不是經年的付出?
徐螢一笑,便道:“那我也喚你阿璀,可以麼?”
晏璀無可不可,只點點頭。
“你從前在哪裡生活的?在家都做些什麼呢?可讀過什麼書?”
“多數時候在閬中住著,偶爾去蜀中。”晏璀道,“除卻與祖父外出遊歷,在家時便讀讀書。”
徐螢觀她言行舉止,端然平靜,有箕山之風,與往日女子不同,那是一種書山史海中蘊養出來的君子氣質,藏於其內,隱藏而不外露,蘊藉而不張揚。
徐螢有意與阿璀交好,故而交談時也極盡和善,挖空了心思說些閒聊的話。
只是她雖自幼也是出生大戶人家,但徐家對女子的教養更重女德,所以她自幼被教養得賢良淑德溫雅和善,雖也略讀些詩書學些琴棋,但都不算精通,頂多也就是知道些皮毛罷了。
所以她能聊的話題,不過也就是一些淺顯的詩詞音律,或是一些出彩的針線繡法,或是一些宮中生活瑣事等等。
晏璀雖不大理解,倒也一一應答,很是和善。
徐螢自然也是能看出晏璀除了她說及詩詞音律時還答上幾句,但提及女兒家該學的針線紡織之類卻是多是聽她說並不插話。便也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