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那顆人頭,便是熊倉。 (第1/2頁)
未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有道州城如此輕易被攻破,也是熊倉的手筆,那隨風軍攻城之前,他故意調出了大半守城軍和一向不太與他對付的長史徐晃,而留下的小半人馬皆是他的親信。於是當隨風軍攻城的時候,熊倉的那千餘人馬也就是裝裝樣子,一來二去,這道州城就被隨風軍探囊取物一半佔據了。
唯一的好處便是,道州城雖被佔領,但因說到底幾乎沒怎麼攻城,所以城中百姓並沒有什麼傷亡。
而據崔寄先前查到的訊息,熊倉其實早已通敵,約莫也就是大淵初立的那時候,熊倉無意間發現了山中的異常,後來一來二去也不知怎麼便與王鏡亭聯絡上了,也早早就表示出願與他共謀大事的意思。只是王鏡亭這一二年縱然與他常有往來,卻並不怎麼信任他。
直到今年中的時候,王鏡亭為巨大的箭矢需求而發愁。直接買現成的兵器顯然是不現實的,且不說有沒有那麼多鐵器鋪子能買到他們需要的兵器的數量。就是能買到,估計不出兩天便會被人盯上了。所以王鏡亭便想到了自己冶鐵打造兵器,但是他們藏身的那處山野,雖周圍群山環繞,但都不怎麼高,也沒有什麼鐵礦煤礦,況且他便是有錢想買回來煤鐵自造兵器,也沒有路子去買到那樣大批次的煤鐵。
就是在這時候熊倉卻主動找到他,表示願意為他提供購買煤鐵的路子,甚至是冶煉兵器的場所。
王鏡亭也算謹慎,試探幾次之後也是實在別無他法,便就此有了與熊倉的第一次正式合作。熊倉對王鏡亭也是足夠坦誠,從幫助他們購買生鐵沒料,到冶煉鐵器,再到最後將冶煉好的兵器送出城,全城幾乎都傾盡全力在幫忙。只是王鏡亭這人不信任任何人,就連熊倉曾試圖問他共有多少兵馬,以方便提前確定備料的數量用來製作與人數相匹配的兵器,王鏡亭卻緘口不言,從頭到尾未曾吐露過一句,只說兵器箭矢越多越好,其餘的竟然一句也不肯多說。
幫他做了這樣多,卻如此不被信任,熊倉自然有些惱火,但他自認已經上了王鏡亭的船,雖然惱火卻也沒辦法就此一拍兩散,還是一如既往盡心盡力。以至於後來王鏡亭率軍攻城,熊倉都按著他的意思配合得十分默契。
熊倉原以為只要王鏡亭進了城,他們的共舉大事的約定便算真正達成了,卻從來沒想過,他是小瞧了王鏡亭,也高看了自己。
王鏡亭從頭到尾都沒有打算跟他合作過,因為他根本瞧不上熊倉這個破落戶出身卻因為運氣好才混上了這一州刺史位置的草包。
既然進了城,這熊倉的作用便也不大了,就在王鏡亭還在考慮怎麼處理熊倉的時候,幾封密信和一顆人頭便已經被人送到了王鏡亭的案上。
那顆人頭,便是熊倉。
而殺了熊倉的人,正是道州長史徐晃。
這徐晃是當今皇后徐螢的族兄,雖與皇后不在一枝,但也在五服之內,而且這人算是徐氏一族少有文武兼備的青年才俊。
當時王鏡亭剛剛攻下道州的時候,得知這徐晃早先時候被熊倉藉口調出,如今道州城既然已經被自己佔領,徐晃得知訊息大約是不會再回來的。與熊倉這樣的人相比,王鏡亭其實是有些欣賞徐晃的,除此之外,當然也有利用的意思。自徐氏先家主去世之後,如今的徐氏一族已經不是當時安守族地的模樣的,如今的徐家家主正是皇后徐螢的胞兄,這也不是個安分的人,所以王鏡亭其實是想借著徐晃與徐家聯絡上。這徐家雖比不上那些百年大族,但也算是新貴中數一數二的了。
所以王鏡亭當時便給徐晃寫了封信,信中言詞懇切,一點也沒表露出招攬的意思來,但卻一直沒有收到徐晃的回覆。王鏡亭倒是有些耐心地又讓人送了兩封信,但也同先前的那封信一樣,有去無回,從頭到尾未得徐晃隻字片語的回覆。就在王鏡亭惱怒此人油鹽不進,還在盤算不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