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荒仙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人獨有歷史情懷的源頭(44)
「歷史對中國人來說,是文化,是傳統,是情懷。新的王朝建立,頭等大事就是給前朝修史。」
沈三通說道:「我們對歷史的情愫,不是設定,不是某個皇帝下了詔書,說要重視歷史。不是這樣的。」
「歷史,歷是曆法,史是事件,歷是時間概念,史是空間概念。歷史是一種制度,為了滿足現實需要形成的制度。」
「歷史是記錄,某年某地發生某事的一種制度。這種制度的建立,是源自於現實的需要。」
「周天子分封諸侯,如何掌握自己親戚在封地做了什麼事,發展的如何,是不是作惡了」
「周王室給出的解法就是歷史制度,讓各個諸侯國,把所有的事都要記錄在案。」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臺帳,歷史就是帳本。」
「這樣的制度,不光是單個諸侯國進行記載,諸侯國之間還要遵循著一個複雜的制度進行互相彙報。」
「比如發生在齊國的事,你必須要告訴魯國和晉國,發生在鄭國的事,也要按規定向虢國和周王室彙報。」
「諸侯國每年都要帶著這個帳本來,然後周天子拿著帳本交叉驗證,那真是一個也跑不掉。」
「各國之間的帳本比對看看,這個事兒,你徐國史書上有,但是鄭國史書上沒有,你這個事兒為什麼沒向鄭國彙報?伱這事兒是不是不符合周禮?」
沈三通說到這語氣帶著敬重:「我們老祖宗真的厲害,設計的制度非常科學。帳本可以造假,交叉記錄也可以作弊,但有一個人力無法改動的,就是天象。」
「彗星丶隕石丶日食,出現的時間,無論在哪個地方記錄,周王室,還是各諸侯國,時間點一致。」
「諸侯國想改記載的事件?對不起,有曆法在那卡著你,太陽曆,月亮歷,星星曆,你想把日子,把事件前趕後錯搞得好看點?門都沒有,曆法解密全都被周王室掌握著,輕易算不明白。」
「曆法就是周王室的高科技,諸侯國自己偷摸改臺帳改出了岔子,一個時間點變了,後面都要對不上。就會造成天象記錄時間出錯。」
「人家日食都是乙未日,怎麼就你是丙申日甚至丁酉日,你是記錯了吧,還是做了假帳?是不是幹了啥缺德事,要隱瞞?」
「這麼一通查,諸侯國偷摸幹了什麼不合乎周禮的事兒都能給你挖出來,區別只在於周天子想不想辦你。」
「所以,歷史並不是天生,不是我們中國人特殊,也不是浪漫的產物,歷史首先是一種制度,滿足周朝的現實需要。」
「是一套切實可行的解決分封制制度下,各諸侯國陽奉陰違,形成獨立小王國問題的強力手段。周朝用以這個為核心的制度,鉗制了中原二百多年,一直到他自己作死為止。」
沈三通說到這裡,喝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
會場安靜了下來,大部分記者第一次聽到這樣關於歷史的解讀。
不得不說,沈三通狂歸狂,但確實有點東西。
「這就是為啥,春秋戰國時期的史官都這麼頭鐵,諸侯發話要改記史,寧死不從。」
「因為史官是一個政治群體,他們的政治生命就來自於周天子,他們的政治威望來自於自身對歷史真實的記述。一旦他們曲筆甚至掩蓋了諸侯們的所作所為,那麼他們會立刻失去自己的政治地位。」
「史官堅持了正確的記錄,被殺了,相當於是欽差大臣被地方弄死。無論說法多麼正當,欽差的死本身就是一個訊號。周天子一定會給他報仇,震懾地方。」
沈三通說到這,感嘆道:「這就是為啥,早時中央派到地方上的負責監管的官員叫『刺史』。」
「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