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倭奴貿易 (第1/4頁)
九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順路過百戒堂,突然發現那兩個倒黴蛋還趴在地上。
雖然他們只捱了5鞭子,但身體狀況實在是太糟糕,幾乎被打死!
由於偷糧食犯了眾怒,大家都不願意搭理他們,任由其自生自滅。
顧順不顧滿地的濃痰,親自給他們上藥。
“我的孩子,你們叫什麼名字?”
經過一番詢問,顧順才瞭解到,這兩個傢伙,一個叫小野,一個叫秋田。
這兩個名字,很大眾,因為倭國人取名字,很多人會根據出生季節或對自然的喜愛,用與季節(如”春”“秋”等)、自然事物(如”花”“樹”“山”“水”等)相關的字。
小野和秋田,是一對問題少年,因為飢餓,平日裡偷雞摸狗。
小野的父親,在侵華戰爭中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而秋田的父親,則被打斷了一條腿!喪失了勞動能力。
他們的母親,都是慰安婦,都染病死了。
顧順看著這兩個傢伙,內心生不出一絲同情心來!
相反,顧順還想坑他們一把。
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說道,
“你們都是功勳之後,理應受到國家的特殊關照,奈何!奈何!”
顧順一臉悲憫,說道,
“雖然八岐會很困難,但讓你們體會一下人間的溫暖還是能做到的!”
他衝杜倫擺了擺手,吩咐道,
“安排一下,讓小野和秋田吃頓壽司,然後去藝伎館享受溫暖的懷抱!!”
杜倫會意,立即做出了安排。
等送走了小野和秋田,杜倫湊了過來,笑道,
“師傅,你要重點培養這兩個傢伙嗎?”
“我剛才突然想起來,姓胡的給咱們指了一條生財之道,由這兩個傢伙去執行,再合適不過了!”
杜倫立即來了精神,問道,
“是什麼路子?”
顧順警惕地看向四周,壓低聲音說道,
“你這麼辦……”
小野和秋田吃完壽司,去美美泡了個澡,之後,被帶到了一家名叫櫻花的藝伎館。
倭國藝伎是一種傳統的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起源於17世紀。
藝伎最初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大約在1750年左右,出現了第一個女藝伎,自那時起,藝伎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一直沿襲至今。
藝伎必須具有唱歌、跳舞和彈奏三味弦(三絃的一種變種)等技藝,透過才藝來取悅客人。除了為客人服侍餐飲外,藝伎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宴席上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助興。
藝伎的培養過程非常嚴格,學藝通常從10歲開始,要在5年內完成包括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以及鞠躬、斟酒等課程。從16歲學成後可以開始從事藝伎的工作,一直可以幹到30歲。在成為藝伎之前,這些學藝的女孩首先要做舞伎,即還沒有”畢業”的藝伎,因為比藝伎年輕,所以很受歡迎,價格也十分昂貴。
藝妓的社會地位較娼妓高,且已形成一種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儘管在倭國的歷史上,藝伎業曾相當發達,但在二戰後,隨著經濟蕭條和泡沫經濟的破滅,藝伎業經歷了大幅度的衰退。
藝伎仍受到倭國社會的廣泛尊敬,被視為表演藝術的一種,而不是賣弄色情或賣身。
藝伎文化,是傳統是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摧毀一個國家的民族自信,首先要摧毀他的文化。
顧順要做的,就是讓人一提起藝伎,首先想到的就是娼妓。
秋田跪坐在榻榻米上,一邊喝著小酒,一邊聽著那個臉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