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織魚網
我們下鄉的山區,被譽為魚米之鄉。儘管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國家面臨困難,農村生活顯得艱苦,但70年代後期,情況有所好轉。暑假時,我和二哥每天晚上都會織漁網,這是我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方式。
“插四的網眼大,適合捕大魚。”二哥一邊教我一邊說,手中的梭子帶著魚線在兩手之間靈活地穿梭。很快就形成漁網的雛形。二哥是和當地同學學會的織漁網。記得有一次二哥從晚上織到天亮,一夜織成一片漁網,有幾丈長。如果是插一小眼的漁網就要花費幾天時間。
我們的網有大眼和小眼之分,根據網眼的大小,我們稱之為“插一”、“插三”、“插四”,意味著網眼能插幾根手指。織成的網幾丈長,寬約一米五,上面綁著浮漂,下面綁著鉛墜,每相隔一兩尺,相對應的位置就要綁上浮漂和鉛墜,這是我們捕魚的工具。
“看好了,這是‘插四’的網眼,大而稀疏,最適合捕撈大魚。”二哥一邊示範,一邊解釋著。他的手指靈巧地操縱著梭子,魚線在他的手中彷彿有了生命,輕盈地在網眼之間穿梭。
二哥是從當地的同學那裡學會織網的。這項技藝成為了當地農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得有一次,二哥從晚上織到天亮,一夜未眠,只為完成一片漁網。那片網有幾丈長,寬約一米五,是夏日捕魚的重要工具。
織網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需要對網眼的大小、網線的鬆緊和網的形狀有精確的控制。我們的網有“插一”、“插三”和“插四”之分,每種網眼的大小都對應著不同的捕魚需求。小眼的網適合捕撈小魚,而大眼的網則適合捕撈大魚。
“這‘插一’的網眼小,織起來可費事了,得花上好幾天時間。”我感嘆道,看著手中的漁網,心中有些發愁。
織網不僅考驗著我們的技藝,更考驗著我們的耐心和堅持。每當夜深人靜,四周只剩下蟲鳴和燈下的身影,我和二哥依然堅持著手中的工作。我們的對話不多,但每一次交流都充滿了默契和理解。
“累了就休息會兒,別勉強自己。”二哥關心地說,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兄長的溫暖。
我們的家庭雖然簡樸,但充滿了愛和支援。每當我們織網到深夜,母親總會為我們準備一些簡單的夜宵,雖然只是一些粗糧和蔬菜,但那份心意卻讓我們感到無比溫暖。
“你們倆真是辛苦了,快來吃點東西。”母親的話語中充滿了關切。
每當我看到手中的漁網逐漸成形,心中就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
“看,這片網快完成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興奮地對二哥說,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家裡已經有了好幾片漁網了。
織網過程也是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技藝的追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耐心、堅持和相互支援。
夏日的水庫
夏日的水庫,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地方。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色的光輝隨著水波盪漾。四周的山巒鬱鬱蔥蔥,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一些野鴨和各種水鳥自由自在的隨處遊弋,彷彿是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
我和二哥帶著自制的漁網,來到了水庫邊。我們選擇了一個水深適中、魚兒活躍的地方,準備下網。大哥在一旁曬一會太陽,下水遊一會很是愜意。
“這裡的水色不錯,應該有不少魚。”二哥觀察著水面,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
下完掛子,二哥翻身從輪胎上滑入水中,像一條魚一樣在水中自由遊動。他潛入水下,尋找著河蚌的蹤跡。水面上只留下一圈圈漣漪,證明著他的存在。
一個鄰居叔叔在遠處看到了這一幕,急忙跑到我家去報信:“孩子落水了!”
媽媽聽了,笑著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