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竇家臺子村的歷史
過去,在山東有一句順口溜是這樣說的:煙臺蘋果萊陽梨,五蓮國光沒得提。這裡說的五蓮國光就是指五蓮縣松柏鎮竇家臺子村出產的名叫“小國光”的蘋果。
竇家臺子村位於五蓮縣松柏鎮政府駐地西南3.2公里處,母山後,村莊三面是溝,北面是小嶺。東臨王家口子,西至洪凝街道馬安前,南靠韓家口子,北接西白廟。
據考,清初楊姓遷此看山立村,因村處嶺前坡取名嶺前官莊。清乾隆年間,竇姓從諸城縣逄戈莊遷人,因村莊座落在似平臺的地方,又以竇姓住此,更為今名。轄韓家窩洛子、陳家窩洛子2個自然村。
該村山嶺地多,土質以砂質土壤為主,土壤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氣候條件又很適宜,所以產出的果品,品質純正,色澤鮮亮,口味獨特。尤其是這裡盛產的小國光蘋果,色澤黃綠,綴有暗紅條紋,果體中等,食之甜脆,在國內享有較高的聲譽。
竇家臺子“小國光”蘋果以其含糖量高、甜脆可口著稱,聞名全國,成為國宴果品。
1955年,竇家臺子村開始栽植蘋果樹。為扶持革命老區的經濟建設,國家從煙臺等地調撥了一批蘋果樹苗,借山東省青代會時機,無償分發給五蓮山區。當時竇家臺子村分得了300棵小國光樹苗,該村幹部群眾將其視若珍寶,紛紛要求栽植,經過村裡研究,這300 棵果樹苗最終分到了村裡的3個互助組,他們按照土地條件分別高標準建起了3個果園,而周邊村莊所分果樹苗,嫌見果太慢,便大部分被毀壞了。
竇家臺子村幹部群眾堅定發展信心,堅持精心管理,逐步形成了像樣的果園。
1964年秋,果樹進入盛果期,他們向國家交售小國光蘋果1萬斤,產量、品質全縣第一,因此竇家臺子小國光開始有了名氣。
樸實善良的竇家臺子幹部群眾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咬定蘋果生產不放鬆,把果品生產當作搖錢樹、致富路,在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嚴把質量關,解放思想,積極引進外地優良品種,使新老果園連成片,形成了聞名全國的規模化、專業化果業生產專業村。
1979年秋,縣委縣政府以實際行動支援對越自衛反擊戰,慰問、支援子弟兵,從全縣各鄉鎮選了一批蘋果樣品,決定向前線運送蘋果,慰問人民子弟兵。一位部隊師首長從所有樣品中,逐一品嚐、挑選,最終選擇了竇家臺子村提供的小國光樣品。
訊息傳到竇家臺子後,全村幹部群眾奔走相告、喜形於色,以飽滿的工作幹勁,精心挑選色澤好、個頭均勻、沒有磕碰的小國光達3萬多斤,作為慰問品送到縣政府,之後運往前線,以實際行動支援了人民子弟兵,為五蓮人民爭得了榮譽。
隨著竇家臺子小國光名聲的越來越大,省市縣有關專家親臨竇家臺子的小國光蘋果園進行評估,紛紛讚不絕口,給予了高度評價。
1980年,竇家臺子小國光蘋果園被山東省林業廳、科協授予“省級樣板園”。
1982年至1984年連續3年,竇家臺子村每年精選小國光 1.5萬斤,作為國宴果品送往北京人民大會堂招待外賓。
時至今日,竇家臺子小國光蘋果仍是五蓮蘋果中的珍品。有一棵小國光蘋果樹已生長了近70年,依然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竇家臺子村:五蓮縣牆夼水庫畔的珍珠》
在山東省五蓮縣的版圖上,鑲嵌著一顆璀璨的寶石,她便是坐落在牆夼水庫上游的竇家臺子村。這個小小的村落,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宛如一幅精心繪製的山水長卷,不僅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孕育著勃勃的生機與希望。
歷史沿革與文化底蘊
竇家臺子村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最初以竇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