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仁裡一村的歷史
五蓮縣許孟鎮仁裡村在鎮駐地東2.5公里處,面對馬耳山,北、東臨馬蹄河,西面傍嶺,嶺下有窪。村落地勢平坦,呈長方形。居民高峰期,有千多戶。
據《五蓮縣地名志》載,元末明初,單姓遷此立村,以“仁德”、“蘭花”之嘉言,取名仁蘭。明朝中期,單姓衰亡,隋姓遷入。清雍正(1723—1736)年間,臧姓由諸城辛家窯遷入,漸漸興旺。至清同治(1862—1875)年間,臧家有人做了官,嫌仁蘭有“人爛”之意,改名仁裡。
仁裡村解放前是諸城西南鄉一座較大的地主莊園,有著“南有仁蘭,北有巴山”的說法,特別是清朝中期,發展到鼎盛期,臧家子孫後代陸續中官,據不完全統計,有翰林院待詔一人,布政使司理問二人,布政使司經歷二人,州同二人,知縣二人,八品銜二人,九品銜二人,舉人二人,監生二十人,附生十四人,教諭五人,秀才多人。例贈者,修職郎三人,文林郎三人,登仕郎二人,儒林郎八人。中官後各家爭先恐後建房買地,設堂號,立鋪號,全村共有七十二堂號,八大家,九大鋪號。最大的地主望山堂(仁裡首戶)有地上千頃,佃戶村有幾十個。各堂號均四合大院,院內有臺房、廳房、東西廂房、門樓高聳,朱門獅環,後有花園。大街上店鋪座座,有賣肉的,賣菜的,做鞋的,理髮的,燒茶水的,還有藥房、木匠鋪、雜貨店等,好不繁榮。村的東西兩頭,均設有炮樓,村四周有圍牆,牆下有濠溝,以防土匪騷擾。
村西有道士廟一座,大殿飛簷琉瓦,雕樑畫棟,廟內有泉一泓,常年不涸,清澈見底,故人們稱其為龍王泉子,泉水謂之“聖水”,寺隨起名為“聖水寺”,寺興旺時,有道士數十名,香火興盛。
解放後,仁裡村劃歸五蓮縣,為了管理方便,把仁裡村劃為三個行政村。全村共有44個姓,808戶,2848人,耕地4022畝。
仁裡村與辛亥革命
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運動,席捲全國,山東響應,當時諸城縣有仁裡村的臧漢臣積極參加。
由於漢臣出生於仁裡,又在辛亥革命中參與諸城獨立而殉難,因而使諸城出了華東局。
仁裡村原在諸城就是有名的封建地主莊園村,1947年5月劃歸五蓮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點村,1946年就進行了土改複查。1947年7月中央召開全國土地會議以後,全縣結合土改普遍進行整黨,但由於對以前的“左”傾錯誤沒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土改不徹底和黨內不純的狀況估計過於嚴重,因而使“左”的錯誤進一步發展。1948年初,為貫徹《中共中央在老區和半老區進行土地改革工作與整黨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華東局確定了五蓮為實驗縣(華東地區唯一的實驗縣),自1948年2月至1949年2月,整整一年的時間,進行了試點工作。當時華東局組織委員會主任張鼎丞(曾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司令員和華中軍區司令員,大家習慣稱呼張司令)就駐仁裡村。同時中共五蓮縣委和縣政府亦駐本村,領導全縣工作。
駐村後,張鼎丞同志作了大量的調查工作,糾正了土改工作中的一些“左”的做法,整頓了黨的作風。在駐村工作中,愛護、教育、團結那時的基層幹部,教育藍寶森同志,是突出的一例,一時傳為佳話。事情是這樣的:
以仁裡村為點,工作團組織“貧農團”,對原來的區、鄉、村幹部進行“三整、三查”(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和查階級、查思想、查作風)。在幫助幹部“三查中”,開始由於工作團不熟悉當地的具體情況,致使混進“貧農團”中的個別不良分子借“幫助”幹部之名,行打擊報復之實,使許多對黨忠誠老實的好乾部捱了批鬥,蒙受了不白之冤,有的還被撤職反省。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