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夕陽西下,公子扶蘇端坐在大堂之上,而下方則站著相國李斯以及影密衛頭領章邯。章邯面色凝重地說道:“據我所知,庖丁乃是小聖賢莊的專屬大廚,與儒家有著密切的聯絡。”說話間,他的目光不時瞥向一旁的李斯,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異樣。
扶蘇皺起眉頭,疑惑地問道:“儒家小聖賢莊?”
章邯繼續解釋道:“在諸子百家中,墨家與儒家堪稱兩大顯學。小聖賢莊專注於學術研究,不涉足政治事務,但卻始終遊離於朝廷的統轄範圍之外。”他故意將海月小築的刺殺主謀引向儒家,這正符合了李斯的心意。然而,李斯表面上卻責備章邯:“將軍是否在暗示,儒家與墨家叛逆暗中勾結,心懷反叛之意?”
章邯並未被李斯的話語嚇倒,反而毫不畏懼地回應道:“末將只是從破案的角度出發,認為不能錯過任何一條線索。請公子過目。”說完,他呈上了一份卷軸,擺在扶蘇面前。
扶蘇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卷軸開啟,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精緻的通緝畫像。畫中的少年面容清晰可見,扶蘇一眼便認出了他,心中不禁大驚失色。原來,這少年竟是那日在山匪手中救下他的小恩公!扶蘇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心中湧起一股感激之情。
"墨家上一任鉅子燕丹在機關城中不幸離世後,這個名叫天明的小孩已悄然繼承了鉅子之位。此前,我們一直在全力通緝這個孩子,但始終未能將其捉拿歸案。正是因為他藏匿於儒家之中。"扶蘇一邊仔細端詳著畫像,一邊聆聽著章邯的彙報,眉頭漸漸皺緊。
扶蘇陷入沉思,片刻後,他突然開口道:"儒家一時疏忽,收留了叛逆之人,並不能就此斷定他們心懷二意。或許,這其中還有其他隱情和緣由。"說完,他將目光從畫像上移開,似乎在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
“儒家三當家張良身份存疑,乃是韓國五代相門之後,與流沙主人衛莊私交甚密。”章邯又補上一記猛藥。讓原本想對儒家輕拿輕放的扶蘇一時找不到輕放的理由。這時李斯看出扶蘇的猶豫,立馬上前添油:“其實還有一件事,或許可印證將軍所言。”
扶蘇對李斯這一發言帶著些許疑惑,讓李斯講。誰知李斯卻不慌不忙地說:“海月小築這道名菜,滄海映泰嶽,魚翅烹熊掌這兩句話當初正是儒家掌門伏念所起。此菜名出自《孟子》中的名句,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而它暗指的是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在講述一個深刻的道理。
這句話剛一出口,站在一旁的章邯不禁微微一驚。他暗自思忖著:“我僅僅只是對儒家與這次刺殺事件有所懷疑,但到了相國這裡,卻已經被直接定罪了。”而扶蘇聽到這些話後,深知李斯內心必定有著自己的盤算。他默默地拿起桌上的卷軸,雙手控制不住地顫抖起來。隨後,他輕輕合上手中的卷軸,眼神深邃而堅定地望向堂下站著的兩人,微微點頭,示意他們可以離開了。
章邯和李斯恭敬地向他行禮後,轉身走出大堂,沿著長廊緩緩前行。當走到一半的時候,章邯突然停下腳步,轉頭看向身前的李斯,然後深深鞠躬,拱手行禮道:“大人海涵。”李斯聽到這話,也停住腳步,轉過身來,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問道:“將軍何出此言?”章邯站起身來,直視著李斯的眼睛,語氣誠懇地說:“末將知道大人曾經師從儒家荀子。只是這次海月小築刺殺案事關重大,希望末將剛才那些話,沒有給大人帶來困擾。”
李斯面色凝重,眼神冰冷地看著章邯,語氣嚴肅地說:“李斯雖然師從儒家,但我始終將帝國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果儒家有任何異動或存有異心,我絕對不會因為個人情感而徇私包庇。”
章邯立刻再次行禮,表示對李斯的敬意和欽佩,並回應道:“大人的高尚氣節令人敬佩,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