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簡介
專諸(~公元前515年),春秋時吳國棠邑(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西北)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刺客之一,被譽為“四大刺客”之一(也有說法是“五大刺客”)。專諸的故事與吳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緊密相連,他在伍子胥的舉薦下,成功刺殺了吳王僚,為公子光登上王位鋪平了道路。專諸以其勇敢無畏和忠誠義氣,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人物生平
1、伍員舉薦
在春秋時期的吳國,政局動盪不安,各國之間的紛爭不斷。在這樣的背景下,專諸與伍子胥的相遇,成為了改變吳國曆史的關鍵事件之一。
伍子胥,原名伍員,是楚國大夫伍奢的次子。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害了伍奢及其長子伍尚,伍子胥因此揹負上了深重的家仇國恨。為了逃避楚國的追殺,伍子胥踏上了流亡之路,最終來到了吳國。
在吳國,伍子胥尋找著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的盟友。在一次市井爭鬥中,他偶遇了專諸。專諸是一名屠戶,雖然家境貧寒、未曾受過正規教育,但他力大無窮、勇猛過人,且對母親極為孝順。在爭鬥中,專諸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力量,這一幕深深吸引了伍子胥的注意。
伍子胥上前詢問專諸的姓名和來歷,專諸坦誠相告。在交談中,伍子胥逐漸發現了專諸身上的更多優點:他不僅力大無窮,而且性格豪爽、重情重義。更令伍子胥感動的是,專諸雖然勇猛過人,但對母親卻極為孝順。這一幕讓伍子胥看到了專諸內心的柔軟和深情,也讓他更加信任這位新朋友。
伍子胥明白,要成就大事,必須找到可以託付生死的忠義之士。而專諸的種種表現,讓他看到了希望。於是,伍子胥決定將專諸推薦給吳公子姬光。姬光對專諸的勇猛和義氣表示讚賞,兩人一見如故。在伍子胥的引薦下,專諸與姬光共同謀劃復仇大業。
2、闔閭厚待
吳王僚的即位,違背了吳國傳統的兄位弟嗣、弟終長侄繼位的祖規。他接替了父位,這使得姬光心生不滿。姬光認為,自己作為吳王諸樊的長子,更有資格繼承王位。於是,他開始暗中謀劃,尋找機會推翻吳王僚。
伍子胥的到來,為姬光的謀劃提供了新的助力。他向姬光推薦了專諸,這位力大無窮、勇猛過人的屠戶,成為了刺殺行動的關鍵人物。在伍子胥的引薦下,姬光與專諸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共同商討了刺殺吳王僚的計劃。
為了確保行動的成功,姬光做了周密的準備。他利用吳王僚對美食的嗜好,設下鴻門宴。在宴會上,專諸將扮演一名廚師,將精心烹製的烤魚獻給吳王僚。而在這道烤魚中,將藏有一把鋒利的“魚腸劍”,作為刺殺吳王僚的致命武器。
為了確保專諸能夠烹製出美味的烤魚,吸引吳王僚的注意,姬光還派遣心腹前往太湖,向名廚太和公學習烤魚之術。同時,他也加強了府邸的警衛,佈置了伏兵,以防不測。
3、刺殺吳王僚
公元前515年,姬光見時機成熟,便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設下鴻門宴。吳王僚雖然知道姬光心懷不軌,但仍因貪戀美食而欣然赴約。宴會上,吳王僚身穿三重盔甲,戒備森嚴。從王宮到姬光家,沿途佈滿甲士,操長戟、帶利刀,以防不測。
酒過數巡,姬光假裝腳痛難忍,躲入地下密屋。這時,專諸手託菜盤,兩列武士夾持,赤膊跪地用膝蓋前行,將精心烹製的烤魚進獻給吳王僚。就在吳王僚即將品嚐這美味之際,專諸猛地抽出藏於魚腹中的“魚腸劍”,一劍刺穿了吳王僚的三重盔甲,直透脊背。吳王僚當場斃命,但刺殺行動也驚動了他的侍衛。侍衛們一擁而上,將專諸砍為肉醬。
姬光見事已成,立即命令伏兵齊出,將吳王僚的衛士盡數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