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簡介
伍舉,春秋時期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因封於椒(今安徽省阜南縣焦陂鎮),故又稱椒舉。他是楚國大夫伍參之子,伍奢之父,伍員(即伍子胥)的祖父。伍舉在楚莊王時期擔任武職右司馬,負責軍事兵員管理,是楚國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以其機智勇敢、善於勸諫而著稱,尤其是與楚莊王“一鳴驚人”的對話,成為後世傳頌的佳話。
二、人物生平
1、家族背景與早年經歷
伍舉出生於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其父伍參是楚國的大夫,以勇敢善戰著稱。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伍舉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薰陶,培養出了過人的智慧和勇氣。
關於伍舉的早年經歷,史書記載不多。但可以推測,在父親的影響下,伍舉很可能早年便涉足政治和軍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見識。這也為他日後在楚國的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奠定了基礎。
2、擔任右司馬
在楚莊王時期,伍舉被任命為武職右司馬,負責軍事兵員管理。這一職位對於伍舉來說既是榮譽也是挑戰。他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因此更加勤勉盡責、兢兢業業地工作。
在擔任右司馬期間,伍舉不僅嚴格管理軍事兵員,還積極參與楚國的軍事決策和戰略部署。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為楚國的軍事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他也注重與將士們的溝通和交流,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和尊敬。
3、勸諫楚莊王
伍舉最為人所知的事蹟便是勸諫楚莊王。楚莊王即位初期沉迷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導致國家政治混亂、民不聊生。面對這樣的局面伍舉挺身而出勇敢地向楚莊王進諫。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莊王即位三年不出號令日夜為樂並下令有敢諫者死無赦。然而伍舉並未被莊王的威嚴所嚇倒他反而以更加機智的方式向莊王進諫。他借用一個寓言故事來暗示莊王應該振作起來治理國家:“願有進隱。”曰:“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莊王聽後心領神會回答道:“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這便是成語“一鳴驚人”的出處。
伍舉的勸諫不僅讓楚莊王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更激發了他治理國家的決心。此後楚莊王開始勵精圖治整頓朝綱楚國逐漸走向強盛。而伍舉也因此成為了楚莊王的心腹重臣備受信任和重用。
4、出使晉國與“楚才晉用”
公元前547年伍舉因避禍奔鄭並準備下一步投奔晉國。在鄭國他遇到了好友蔡聲子並表達了還想回到楚國的願望。於是蔡聲子前往楚國向令尹子木進言指出以前從楚國逃到晉國的人才都被晉國重用給楚國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楚才晉用”的典故就出自這裡)。現在伍舉又逃到晉國如果被晉國重用指不定會給楚國添多大的麻煩呢。
令尹子木聽後深感憂慮急忙派他的兒子椒鳴把伍舉從晉國接了回來。伍舉的迴歸不僅避免了楚國人才的流失也體現了楚國對人才的重視和珍惜。
5、晚年生涯與逝世
關於伍舉的晚年生涯史書記載不多。但可以推測在經歷了一系列政治風波和軍事鬥爭後伍舉逐漸淡出了楚國的政治舞臺。他或許選擇了退隱山林安享晚年;或許繼續在幕後為楚國的發展出謀劃策。
關於伍舉的逝世時間和地點史書上也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一生都在為楚國的繁榮和穩定而努力奮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三、主要影響
1、政治影響
伍舉作為楚國的重要政治人物對楚國的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透過勸諫楚莊王促使莊王振作起來治理國家為楚國的強盛奠定了基礎。同時他也積極參與楚國的政治決策和戰略部署為楚國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