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汴京的史進與樂和、時遷商議後,樂和因家中有父母姐姐等親人,決定回登州。時遷雖捨不得十八個徒弟,但為了幸福,也決定先回登州。史進讓他們隨雜劇班返程,屆時會有史家莊的人接他們。
王精明抓住機會與史進說:“進哥哥,別人看不上我們,是他們站得不夠高。全域性統籌的還是進哥哥,別人少一個不少,多一個不多,不影響大局。他們是緣分末到,不是與我們無緣。”
史進認同。送別王精明、張教頭和金雕後,史進見高衙內等人已不在。他讓張浪、李頭載他到租住的客棧,退房取回白馬。讓張浪、李頭回菜園,若城門關了,就回自己家。
史進騎著白馬來到熱鬧的客棧。店小二眼尖,諂媚地問史進:“客官是打塵還是住宿?”史進說:“兩者皆是。”店小二差人安置好馬,上了馬料。史進辦好入住手續,洗了個熱水澡,下來打尖吃飯。
史進洗澡的功夫,飯廳已經人滿為患。史進一眼就看到了他這幾天讓時遷打聽的人,這人住在這客棧附近,史進就是為了等他才住在這裡。
這人氣質很特別,既有草澤草根的敦厚,又有行伍殺閥的豪邁,還有一點點官威。他的桌上有兩人,一個是他自己,另一個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看起來像個丫鬟。
他的鄰桌還有兩個人,菜式簡單精緻,四菜一湯。一個是二十四五歲的青年,面長掩口細髯,穿著銀絲紗團領白衫,繫著蜘蛛斑紅線壓腰,穿著黃皮靴,護項圍一條長頸巾,腰間斜插名人扇。另一個是位中年儒生,三綹掩口須,戴烏紗帽,穿褐布道服,系呂公帶,著方頭青布履。
那青年在吃飯的時候,不時用眼角瞟向鄰桌的丫環打扮的小姑娘。
史進見到他要找的人:安堯臣,便大方地向他走過去。
這時小姑娘正與安堯臣說話:“安大哥,都說不要在外面吃了,多浪費,下次一定在家裡煮。”
安堯臣訕訕說:“以前一直在打仗,荒廢了烹飪啊。”
史進已到桌邊道:“安承務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在下不請自來,有事相求。”
安堯臣:“閣下是?”
史進擼起袖子。
安堯臣:“談判史,失敬失敬。”
史進:“在下本想下來吃個飯,現在沒位置了,可否搭個枱?”
“那是自然。”
史進坐下後,加點了一條黃河鯉魚,一碟青菜,再點了三碗桃膠銀耳羮。與店小二說,我的是打包的,送與這位小姑娘。
安堯臣也說,他的也打包。
因為在桃花島時,史進問過劉伶:“如果觀賞的名種桃花少掛果,多養花後,還有什麼作用?”
劉伶說:“把樹幹養粗,生產桃膠,這可是名貴中藥材。”
史進把這事記下來。
店小二回來說:“小店沒有桃膠,只有銀耳。”
史進回房在自己的包裹取出一包桃膠下來,取了一些交與店小二,說:“這是三個人的份量,並把餚制的方法告知店小二。又與店小二說,最遲三個月,在大相國寺的某一廣場店鋪,會有出售。
如果你家客棧能做出招牌菜,可找皇家畫院王希孟大師溝通,批發價。”說完就把這包桃膠的一半,送給店小二。
三人在吃飯的過程中,因為安堯臣行伍出身,與史進的前二世的經歷非常相似,兩人有共同話題,閒談得非常融洽,不時傳出笑聲。
飯菜吃得差不多,店小二給小姑娘上了一碗桃膠銀耳羹,另二碗已打好打包,裝在一個籃子裡。
小姑娘吃了一口,讚道:“這桃膠、銀耳羹,色澤紅褐豔麗,唇舌甜蜜纏綿;膠原飽滿,口感彈牙。”
小姑娘驚奇,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