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詩會 (第1/2頁)
貓叒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多時,幾位文人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紛紛將寫好的詩作遞交給主持人。主持人笑著接過一卷卷詩稿,示意大家稍安勿躁,片刻後會依次朗誦。
首先遞交詩作的是一位身穿深藍色長衫的中年文士,名叫吳子書。吳子書是江南一帶頗有名氣的學者,文采斐然,擅長五言、七言絕句,平時愛好吟詠自然景色和人間離愁。
主持人展開吳子書的詩作,輕輕拂去紙上的餘墨,微笑著高聲宣佈:“接下來,請大家欣賞吳子書先生的作品——《秋月夜》。”
主持人清了清嗓子,低沉而柔和的聲音在庭院中迴盪:
《秋月夜》
秋風起白露,月影映寒塘。
桂酒酬佳節,閒愁入夢長。
人歸南北路,雁過故鄉旁。
但願明年此,團圓共月光。
詩一畢,臺下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吳子書的詩作用詞清麗,意境悠遠,雖無奇巧的構思,但正如秋月般皎潔、平實,貼合了中秋團圓的主題,頗有古樸之風。
坐在前排的蘇老爺子微微點頭,低聲對身邊的朋友說道:“這首詩雖不算驚豔,但勝在平實自然,頗有宋代詩人的風格。吳子書的功底紮實,難得,難得。”
蘇老爺子全名蘇之安,曾是文化部的高層領導,退休後專注於古典詩詞的研究與創作,文學素養深厚,素有“當代詩翁”的美譽。此次詩會,他不僅是受邀嘉賓,更是評審之一。
接下來,顧懷安,一位年過半百的老詩人,遞上了自己的詩作。他的詩風豪放,喜好借景抒情,尤擅表達對人生的感悟。這次,他帶來的詩作《月下長歌》,以豪邁的筆調,將月亮與人生的無常聯絡起來:
《月下長歌》
明月照千古,江河入夢長。
人生如流水,去去不復還。
今夜共此景,來年恐無緣。
杯酒且相對,莫負此時歡。
這首詩一出,便引起了場上的熱烈討論。詩中的“人生如流水,去去不復還”一句,直指人生的短暫與無常,而“杯酒且相對,莫負此時歡”則勸人珍惜當下,及時行樂,風格豪放,頗有詩仙的幾分灑脫。
程社長轉頭對著方圓說道:“顧老這一首,倒是頗有豪情,雖與中秋的清冷意境稍有不同,但別有一番人生哲思。”
蘇老爺子也點頭贊同,對顧懷安的詩作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就在幾人還在討論時,園門口忽然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打斷了庭院中的交談。方圓下意識轉頭望去,只見一位身姿輕盈的年輕女子正緩緩步入庭院。她身著一襲素雅的旗袍,眉眼清秀,氣質溫婉,步態優雅。來者正是俞妃語。
方圓微微一愣,他沒想到會在這裡看到俞妃語。
蘇老爺子一看到俞妃語,眼中頓時滿是慈愛的光芒,臉上洋溢著笑意,轉頭對身旁的程社長和方圓說道:“我孫女來了。”
聽到這話,方圓心中一震。他這才意識到,俞妃語竟然就是蘇老爺子的孫女!
俞妃語顯然也看到了方圓,眼中閃過一絲的笑意,輕輕朝他點頭致意。她的步伐輕快,繞過庭中的幾盞燈籠,徑直走到蘇老爺子身邊,臉上帶著溫柔的笑容:“外公,我來晚了。”
蘇老爺子慈愛地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不晚不晚,正好趕上。”隨即指了指身邊的方圓,介紹道,“這位,就是《少年中國說》和《山月記》的作者,方圓。”
俞妃語轉頭看向方圓,唇角微揚,眼中帶著幾分調皮的光芒,笑道:“方圓,我們又見面了。”
方圓愣了一下,隨即迅速恢復鎮定,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是啊,真是巧,沒想到你是蘇老爺子的孫女。”
俞妃語輕輕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