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家歡樂幾家愁。
“哎呀,學霸也有今天,看看當年,以為學霸就了不得,盛氣凌人,高錦雲的眼睛都要長到腦瓜頂了,現在好啦,學霸居然考到了小村子裡,真解氣。”回去的路上,夏爽開車,嘴裡嘟囔著。
“還失戀了。”盛碧玉補了一刀。
醉眼迷離的盛名舌頭喝得不聽使喚,“你們娘倆,少說兩句,碧波可是,可是——”不等說完,傳來了呼嚕聲。
盛晴住在了烏蘇里江大酒店,碧波的父母沒有車,他們心事重重,走了回去,一路都很沉默。
碧波並不知道,她幫助何清揚琢磨的禮物,次日在何家引起軒然大波。
何清揚的家族從太爺那輩遷徙到烏蘇裡鄉再沒有搬遷過。
清揚的父親何熙是個魚皮匠人,長年累月沉浸在魚皮畫和魚皮衣服制作中。
葛晶瑩是何熙的關門弟子,跟清揚同歲,打小七八歲就跟著何熙學薩滿跳神,學魚皮畫,做魚皮衣服和工藝品,由於家裡兄弟多,高中畢業就輟學了。
高中畢業後的晶瑩完完全全地跟著何熙四處跳神,十八歲就開始打下手做二神,做魚皮衣服的工藝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頗得何熙的信任和喜歡,在葛晶瑩很小的時候,何熙夫婦便有了培養未來兒媳婦的心思,這也是何熙把晶瑩做為關門弟子的一個原因。
魚皮技藝本來傳男不傳女,但清揚自小沒遺傳父親嫻熟的魚皮手藝基因,連熱愛都沒有。
不僅清揚是這樣,就連他的弟弟何清風也如此,他們對魚皮不感興趣,這讓何熙無比失望,更加痛心,可惜了他一手絕活,又找不到別的男性弟子,只得一心一意地將手藝傳給了晶瑩。
他希望清揚跟晶瑩結婚,這樣手藝也沒外傳,等於傳給了自家人。
魚皮技藝在從前的赫哲族不算事兒,但隨著時代發展,赫哲族的部落不再以打魚狩獵為生,魚皮技藝只有少數赫哲人去傳承,何熙就是為數不多的魚皮工藝匠人。
他的技藝高超,做工精良,但為人保守,總希望將自己一身看家本領給自家人。
平時晶瑩都會早早的來到清揚家,而生日這天,她沒來。
清揚家的小院子在烏蘇裡鄉一個朝陽的小山坡上,放眼望去,蜿蜒的江水浩浩湯湯地流過。
清揚家是搭在半山腰平地上的馬架子房,赫哲族人將這種房屋叫“卓”。
山牆向南背北,房門開在南山牆上,門的兩側各有一扇窗子,房內的東、西兩邊搭火炕。廚灶設在火炕的南端。
清揚的母親鄭敏是個好脾氣的人,在她的人生字典裡,丈夫何熙是南波萬,夫唱婦隨,賢妻良母。
這個早晨鄭敏就開始忙碌,買菜,摘菜,燒飯做菜。
一大早晨,何熙就命清揚去接晶瑩,週末清風也在家,他讀高三,一個月才放一天假,興高采烈地跟了去。
葛晶瑩家距離清揚家沒多遠,一公里遠,一個在鄉的南面,一個在鄉的北面,清揚不想跟葛晶瑩壓馬路才開車去。
去的時候清風坐在副駕駛上,一路話嘮,清揚心不在焉地聽著,有那麼一瞬間,他的腦海裡居然冒出那個哭腫了眼睛的碧波,是他出的餿主意,她不知情的情況下當上了村書記,接過燙手山芋,未來,他有點擔心她。
擔心她無法勝任,比她有經驗的老油條都被趕下臺,她只是個乳臭未乾的黃毛丫頭。
晶瑩早就等得不耐煩了,跑到院子外面,向路口張望。
她穿了件傳統的魚皮砍袖,本色,繡著祥雲圖案,下裙鑲嵌著花邊,梳了一隻麻花辮,頭上戴著魚皮做的花環裝飾。
她精心打扮了一番,師父喜歡赫哲傳統服裝魚皮衣服,她就穿了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