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中國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值得傳承 (第1/5頁)
傲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河大鼓
中國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
西河大鼓是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又叫“大鼓書”“西河調”“河間大鼓”等名稱,20世紀20年代定名為“西河大鼓”。普遍流行於河北境內並流傳周邊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和內蒙古及東北地區,一般認為起源於清代道光、咸豐年間,由藝人馬三峰所創。
表演形式是一人敲銅板和書鼓說唱,一人或多人用三絃伴奏,以帶有表演動作式的說唱講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情感。說唱內容以傳統段子為主,如歷史故事、歌頌英雄、訴說民間疾苦等。其唱腔簡潔有勁、婉轉優美、幽默詼諧,表演生動,韻味獨特。西河大鼓不同發展時間形成了各種不同風格流派,如形成初期有“北口”“南口”“小北口”三大流派;20世紀二三十年代還形成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20世紀四十年形成了“郝派”;20世紀50年代形成了“馬派”等。其代表性曲目有《施公案》《呼家將》《薛家將》《劉公案》等;相繼出現了馬瑞河、朱化麟、毛賁、王再堂等代表藝人。2006年,西河大鼓第一批被列入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
西河大鼓,是由元朝時期的詞話為萌芽。據文獻資料記載,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朝中葉時期,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的結合。西河大鼓的早期藝人,如保定一帶的劉傳經、趙傳璧、王路等藝人,將弦子書的小三絃伴奏、演員的自彈自唱形式與木板大鼓的自擊打簡板和書鼓說唱融為一體,形成了集鼓、板、說於一體的藝術形式,形成了西河大鼓的萌芽,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一種“說書”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區得到普及。
明朝末期時,東昌府秦良玉[a]當時處於生活生存需要,跟隨德平縣的一位民間藝人學習大鼓書後,在此基礎上,吸收了滄州大鼓和河間大鼓,進行創新。並用魯北方言說唱,融合了木板道具作為說唱的節奏,起名為“秦家門西河大鼓”。隨著時間發展,秦良玉有了追隨徒弟王德平,兩人繼而重新編創,改為“秦門王派西河大鼓”。這便是西河大鼓的形成初期。後來因西河大鼓一直流傳於魯北地區一帶,人們又將其稱為“魯北西河大鼓”。發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成為了魯北獨具特色的曲藝形式。
1900 年前後,西河大鼓傳入天津,最早到達天津的演員有焦永順、張士德、白文生、張雙來等藝人,當時的初名為“梅花調”“梨畢片”,也一度叫作“河間大鼓”或者“說書”。1911年左右,西河大鼓的初期形式越發成熟,普遍在河北省的農村地區流行,主要以“趕廟會”的表演場地流行,以中篇說唱為主。1920年左右,因在天津流傳時,發現當地已有金萬昌的梅花大鼓,為了便於區分兩個藝術形式,易縣的王鳳詠與劉寶全等西河大鼓早期名家商議,將其定名為“西河大鼓”。據說,此名稱的由來是由於當地地處子牙河、滹沱河流域,天津人習慣稱此兩河為西河和下西河,因此,將其取名為“西河大鼓”。
1930年之後,西河大鼓藝人各地交流頻繁,使其藝術形式逐漸傳播至各地, 並且形成了相應的流派。如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工演唱短段的馬派,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華東的部分城鎮。
藝術特徵
表演形式
西河大鼓屬於鼓曲類曲種,演員多以普通群眾打扮,身穿襯衫加外套,下穿長褲,也有少數表演者身穿旗袍或長衫。伴奏樂器為大三絃和板,演出多為廟會、居民、演員自發組織。表演時一人自擊銅板和書鼓說唱,一表演者左手拿月牙板(犁鏵[huá]片), 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