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塵室主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八章
段巧英告訴陸自明集團中層幹部旅遊的事情被公房分公司的一位老職工實名舉報了!陸自明大吃一驚。段巧英告訴他,過兩天建委紀檢組要到集團來調查此事。鄭義平讓他們要提前商量出應對之策,先把建委紀檢組的調查應付過去再說。其實鄭義平後面的有些話,段巧英沒有跟他全部講。鄭義平得知是公房分公司的職工實名舉報後,勃然大怒,要求段巧英事後要拿出處罰公房分公司以及陸自明的方案來。
陸自明和段巧英趕緊緊急想辦法。陸自明記得市房產集團是全國房地產協會的會員單位,而且跟東北一些地方的會員單位有過聯絡,也接待過往來考察。他立即查詢通訊錄,聯絡到當年東北某市房地產管理局的辦公室主任,然後給他的單位發去公函,說明市房產集團將於近期分三批前來考察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和公房管理等工作,希望予以接待安排。那邊統一覆函。其次,立即指示正在東北的第三批旅遊團,立即前往該單位,與他們搞一次座談會,多拍一些公務活動照片。然後又與段巧英分工,第一批和第二批分別趕製一篇調研考察報告。段巧英寫物業管理方面的,陸自明寫公房管理方面的,第三批迴來負責房地產開發方面的調研報告。這樣,就把一次赤裸裸的公款旅遊活動包裝成了一場正常的公務考察調研活動。
市建委紀委副書記李德盛帶班前來調查。這種事情麼,大家其實都是心知肚明的,哪個單位不這麼幹?領導幹部麼美其名曰學習、培訓、調研、考察,但這些不過是個幌子,實際上出去還不是以遊山玩水為主。這已經成為各級領導幹部們的隱形福利,各層級大小領導幹部們都深諳此道,上行下效,樂此不疲。黨紀法規竟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但這種事不好放到桌面上說,這次房產集團的是職工實名舉報,問題就嚴重了。匿名舉報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實名舉報就必須給舉報人一個明確的答覆,也就意味著一定要走一個調查的程式。當然說是調查,也還是明面上走個程式的,約談了集團主要領導,詢問決策的程式。又單獨找段巧英、陸自明等四五位中層幹部談了話,瞭解情況。由於事前做了充分的應對準備,調查組也很順利地收兵,根據提供的種種公函、覆函、公務活動記錄、照片、考察調研報告等,充分認定此次活動是一次正常的調研考察活動,也是和全國房地產協會會員單位之間的學習交流活動。以此答覆了舉報人,同時也跟鄭義平交代要做好舉報人的思想工作。
這個舉報人是公房分公司幹維修的一名老工人,五十八歲了,還有一年多就要退休。兒子麼是市檢察院的一名小幹部,自覺有恃無恐,看不慣當官的遊山玩水、揮霍公款、多吃多佔,主動站出來為職工伸張正義強出頭,因此實名舉報中層幹部們公款旅遊的事情。這麼個老工人,每天按時上下班,分配的任務也認真完成,單位領導拿他毫無手段。所謂赤腳的不怕穿鞋的,你還能拿他怎麼辦?這可苦了陸自明,舉報人出在公房分公司,被鄭義平在中層幹部例會上指名道姓,嚴厲批評,說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到位,搞出這麼一樁醜聞,讓集團在建委系統裡臭名遠揚,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陸自明第一次在集團中層幹部例會上遭遇嚴厲批評,過去劉積仁一直是以表揚、勉勵為主,而今天坐在首位的人已不再是劉積仁。自己的大樹沒了,誰來罩著你啊?風水輪流轉啊,沒辦法。碰上這種倒黴的事,也只能低頭認命。
吃慣了權力蜜糖的人一旦失去是很難適應的。但第一個嚐到這種苦楚的並非是陸自明,而是葉蘋蘋。自去年陸自明的職務調整以來,就是從深房建築公司調整到公房分公司後,葉蘋蘋感到很失落。原先每週要和她約兩三次的好姐姐黃豔沒了蹤影,搞得她一下子很難適應。有時候主動打電話給她,要麼在外地出差,要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