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愛紫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知青點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木匠吳老頭已經把之前集體宿舍裡邊兒的人要的東西送過來了。夏春耀讓他都放進屋了。
七個壯漢同時幹活兒,三間屋的炕和火灶都已經弄好了,現在正在弄火牆。估計趕天黑也差不多完工了。乾的真利索。
看見他們買回來的鍋,抽出一個人來,正好把鍋也給他們安好了。
感覺還沒怎麼休息。兩天的休息時間已經過去了。
第三天早上4點半,隨著“當~~,噹噹!”“當~~,噹噹!”很有節奏感的連敲兩回的鐘聲,緊接著傳來大隊長李衛國沿街的喊聲:“準備下地幹活嘍!”
鐘聲一響,大隊長一喊,整個村子就醒來了。家家戶戶做飯的先起,說是飯,其實是湯,水多,小米或者玉米麵少,主勞力能吃一個巴掌大的窩窩頭,其他老弱小隻有半個,湯管夠,就著一盤能鹹死人的老鹹菜。清湯罐大肚,混個水飽。大部分地裡創食的人家早上都是這樣的飯食,也有條件好一點的,也只是乾飯多一點,湯濃稠一點。當然還有更窮的,早飯連清湯都沒有。中午吃的要好一點,要不身體扛不住。
新知青也跟著老知青,早早的起來,做飯的做飯,洗漱的洗漱。5點開始上工,可不能遲到。遲到了就要扣工分,這時候的工分雖然不是人民幣,但堪比人民幣。
當地人們有句順口溜:“工分就是錢和糧,不掙工分餓得慌,工分能養兒和女,工分能供爹和娘。”
因為在這時候,工分就是社員參加生產隊勞動並直接關係到勞動報酬的一個計量單位。
也就是說,一個社員,他掙的工分越多,那麼他的報酬就越高,反過來說,他掙的工分越少,那麼他的報酬就越低。
曾經有一篇大5的文章說,幹得多,掙的多,幹得少,掙的少,這是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一種最公正公平,和充分體現勞動價值和保障勞動者權益的一種規矩。
通俗一點就是,只要多幹活,多掙工分,他就可以多分糧。
隨著“噹噹噹,”“噹噹噹,”“幹活嘍!”急簇的兩聲鐘響聲和大隊長的喊聲,社員們陸陸續續向大隊部的場院走去。
沈一一穿了一身黑灰色的長衣長褲,腳上穿一雙從空間裡拿的36碼的解放鞋,她現在的個子也不高,只有1米5,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長長。頭上戴了一頂從吳木匠家買的用稻草編織的草帽。脖子上還跨了一條空間內取出的白色毛巾,因為在供銷社只看見了白色毛巾,別人用的也都是白色的。她還有粉色的,綠色的,也不好拿出來用。由於現在這裡是6月份,所以地裡的莊稼不高,臉上就不戴別的了,隻手上戴了副空間裡取出來的白色線手套。在供銷社也只看見白色的,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別的色。她空間裡白的,黑灰的,藍色的都有。最後帶了一壺加糖的水。
老知青也都是和沈一一差不多的穿著,都是耐髒的,只區別在解放鞋和布鞋,戴沒戴手套。帶的白開水有沒有糖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其他新知青也差不多。
衛蓮花多了一塊喜鵲登梅的紅手絹圍在了臉上,手上也是白色線手套。
趙志遠穿了件白色短袖襯衣,黑色長褲,腳上沒穿皮鞋,穿了雙布鞋,但那雙白襪子,白的令人晃眼。沒帶水。
李清雪更奇葩,明知道下地幹活,卻穿了她那件紅色布拉吉,腳穿一雙白襪子白皮鞋。也沒帶水。
在這一群頭戴草帽,灰不溜秋的人當中,簡直是一對金童玉女,鶴立雞群。“呸,我才不是雞,”沈一一默默吐槽。
“這兩貨是怎麼成為男女主的。”沈一一想不通。
眾人都無語的看著這倆人。
“你們要不要換一身,”王石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