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小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道路兩旁的樹木鬱鬱蔥蔥,微風輕拂,帶來陣陣花草的清香。
行至中途,我們遇到一位面容憔悴、腳步虛浮的路人。只見他眉頭緊鎖,雙手捂著肚子,一臉痛苦之色。太爺爺見狀,上前詢問。路人虛弱地說道:“我這幾日不知怎的,腹痛如絞,每日拉稀數次,渾身無力,實在是苦不堪言吶。”
太爺爺仔細觀察了路人的面色、舌苔,又為其診了脈象,心中已然有了判斷。太爺爺說道:“你這是脾胃虛寒,溼邪內阻所致。”
隨後,太爺爺決定為其針刺下巨虛穴以緩解病症。太爺爺對我說道:“下巨虛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 9 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此穴為小腸之下合穴,能調理小腸與胃腸之功能,有調氣和血、清熱利溼之效。”
說罷,太爺爺取出隨身攜帶的銀針,精準地刺入路人的下巨虛穴。行針片刻後,路人頓感腹部疼痛減輕,神色也逐漸舒緩。
太爺爺接著說道:“這下巨虛穴,不僅能治拉稀腹痛,對於小腸積滯、消化不良、腸鳴腹脹等症亦有良效。”
路人感激涕零,連連道謝。我望著太爺爺,心中對他的醫術更是敬佩不已。
在這漫漫的旅途中,太爺爺以他的醫術和仁心,為路人解除了病痛,也讓我對中醫之道有了更深的領悟。
後來聽太爺爺對我說,這下巨虛“下”,其位在下,相較於上巨虛,位置偏低。“巨”,有廣大、眾多之意。“虛”,空虛、虛靜。此穴名暗示胃經氣血於此呈現較大的空虛之態。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體系中,“虛”不僅代表著虛空、空靈,更蘊含著包容、吸納和轉化的潛在力量。正如老子所言:“致虛極,守靜篤。”下巨虛之“虛”,亦體現了其能夠容納、調和氣血的獨特特質。
從經絡氣血流注的理論剖析,胃經上部如足三里等穴位傳來的經氣,行至本穴時更為疏散、薄弱,致使氣血相對空虛。然而,這種空虛並非無意義的缺失,恰是本穴具有強大調節與匯聚氣血能力的關鍵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下巨虛穴為小腸的下合穴。依據中醫經典理論,下合穴乃六腑之氣輸注出入的要地,對六腑病症具備特殊的治療效能。
小腸主受盛化物,分清泌濁,其功能涵蓋了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與糟粕的傳送。當小腸功能失常,諸如消化不良、腹部疼痛、腹瀉等病症湧現時,透過精準刺激下巨虛穴,能夠有效地調節小腸的氣血流通,重建其正常的生理運作。
下巨虛穴在臨床應用中,所主病症多與胃腸功能失調緊密相連。例如,下巨虛能有效治療洩瀉,憑藉其對氣血的調節作用,使得胃腸之氣得以穩固,紊亂得以糾正,從而實現止瀉之效;下巨虛能夠療愈痢疾,藉助其匯聚氣血的能力,增強胃腸的抵禦病邪之力,進而消除痢疾之患;
下巨虛可以緩解腸鳴之症,令空虛之處得以充實,促使氣血執行有序,腸鳴之狀自然消除;下巨虛能夠解除腹痛之苦,透過補充胃腸氣血之虧虛,暢通氣血執行,使疼痛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