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朝代興替與氣候變化》(四) (第1/3頁)
菇菇咕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漢武帝五十四年的執政時間裡,有明確記錄的旱災就有13次,平均4年一次,而旱災又導致了更大規模的蝗災。
到了公元前105年,持續了六年的旱災好不容易結束了,緊接著就發生了持續三年的蝗災。
公元前104年的蝗災是最嚴重的,蝗蟲從黃河下游出發,一直飛到了敦煌郡,沿途掃蕩漢朝最為核心的農業區。】
漢武眾人:這是什麼天崩地裂的局面!
他們拿到了史書後,更重視與匈奴的戰爭和實施的各種政令,至於記載其中的天災他們並沒有系統的統計過,所以雖然他們知道陛下統治時期天災很多,但著實是沒想到會這麼頻繁。
【元豐元年到太初四年的這10年也算是漢武帝在位期間自然災害最嚴重的時期了,這也是漢武帝巡行國家最頻繁的時期,在巡行的過程中,漢武帝經常會免除途經地區的賦稅。
這次寒冷氣候的突變直到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才得到部分緩解,而這次氣候的好轉,為後面的昭宣中興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礎條件。】
“還好這隻維持了一段時間。”聽到這天災沒有像明朝那樣持續那麼長時間,站在田間的老漢抹了抹頭上的汗。
旁邊的人也附和道:“咱們陛下對咱們好著呢, 這次讓咱們種的麥子可比以前的好用了不少。”
一聽到這個,田裡的眾人就紛紛應和起來。
他們不懂自己和國家的關係,但是他們知道天氣雖然越來越不好,但是上面沒有忘記他們,總是會給他們發一些好用的種子,這就是對他們很好了。
【氣候的突變對農業產生了兩個非常直接的影響,一是降水不足,二是溫度不足。
而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漢武帝的應對策略是升級農業以及興修水利。
前者就是推廣冬小麥和代田法,冬小麥耐寒抗旱,又是跨年生長,很適合漢朝當時的天氣的……
而為了配合冬小麥的推廣,搜粟都尉趙過根據西北地區的抗旱經驗,總結了一套配合冬小麥的耕作方式,也就是代田法……】
秦朝
嬴政得知秦朝之後會降溫,還是很焦急的,本是想著天幕結束後再去翻翻商城,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呢,現在天幕就把好法子送上門來了。
一旁的農家人也開始抄作業,雖然這個冬小麥還是需要他們去研究的,但是代田法不一樣,這個拿出來就可以直接用了。
農家人狂喜,哎嘿,這就是白得的快樂嗎?
他們一邊抄一邊討論著這法子,“這法子真是好啊!”
“在小麥還是沒長成的時候,田壟就可以起防風保墒的作用,等到了麥苗長大了些,再把田壟堆積到小麥的根部,這樣不止可以保墒,同時還可以抵抗麥苗的倒伏。”
“而且用這樣使小麥離得遠了,不僅有利於灌溉,還利於施肥,這樣的心思真是巧妙啊。”
漢朝
此時的漢武一朝也是狂喜,雖然天幕說漢武時期使用了代田法,但是他們現在可還沒有這項技術啊!
“快!把這些都抄下來!”劉徹激動得叫人將代田法抄下來,哎呀!謝謝你,未來的我自己!
對了,還有那個趙過!得把趙過調回來好好研究那個代田法和冬小麥才行!
……
另一邊面對著身邊之人的恭賀,趙過也很是開心,他也是沒想到這裡還有自己的戲份,後世人居然也知道他!
他一定要更加努力!為百姓們做更多的事!
【代田法這種既可以減少播種量,又能增加單位產出的耕作方式直到今還在被廣泛使用。
當然了,面對氣候變化,光是升級農業技術也還不夠,所以漢武帝時期在推廣冬小麥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