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痘病 (五)山羊痘病(六)偽牛痘病(七)馬痘病 (第1/2頁)
望月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山羊痘病
山羊痘病(variola caprina;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屬的山羊痘病毒(Goatpor virus)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以在面板上出現丘疹或膿皰性痘疹為特徵。
本病在歐洲地中海地區、非洲和亞洲國家均有發生。
我國1949年後在西北、東北和華北地區有流行,少數地區疫情較嚴重,由於廣泛應用我國研製的山羊痘細胞弱毒疫苗,結合有力的防控措施,疫情現已得到有效控制。
山羊痘病毒與綿羊痘病毒同屬,兩者在瓊脂擴散試驗和補體結合交叉試驗時有共同抗原,山羊痘病毒的原生小體能被綿羊痘病毒免疫血清所凝集。
山羊痘病毒能在羔羊睪丸細胞、腎細胞以及犢牛睪丸細胞內增殖並導致明顯的細胞病理變化,同時可在胞質內形成包涵體,山羊痘病毒感染也可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產生痘斑。
山羊痘病毒疫苗能免疫預防羊傳染性膿皰(口瘡)病,但羊傳染性膿皰病毒對山羊痘病毒卻無交叉免疫性。
山羊痘病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與綿羊痘相似,主要在面板和黏膜上形成痘疹。
在診斷時應注意與羊的傳染性膿皰病鑑別,後者發生於綿羊和山羊,主要在口、唇和鼻周圍面板髮生水皰、膿瘡,形成厚而硬的痂,一般無全身反應。
山羊痘病康復羊可獲得堅強免疫力。
國現有的細胞弱毒疫苗對山羊安全,免疫效果確實,以0.5 mL皮內或1 mL皮下接種效果為好,已推廣應用。
(六)偽牛痘病
偽牛痘病(pseudocowpox)又稱擠乳者結節(milker\\u0027s nodules),是由副痘病毒屬(parapoxvirus)的偽牛痘病毒(pseudocowpor virus)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
偽牛痘病在臨床上與牛痘病相似,在泌乳母牛的乳房和乳頭上引起增生性病理變化,由於區域性知覺過敏,病牛抗拒擠乳。
本病主要見於人和牛,並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
偽牛痘病毒與牛痘病毒和痘苗病毒沒有交叉免疫性,但在血清學上很難與同屬的傳染性膿皰病毒及牛丘疹性口炎病毒相區別。
牛是本病的自然宿主,主要透過擠乳工人的手或擠乳機而傳播,傳播迅速,泌乳母牛的發病率可高達80%。
幹奶牛、處女牛和公牛一般不發生本病。
人的感染與職業有關,常見於擠奶工人。
偽牛痘病潛伏期約5d,病理變化與牛痘相似,但極少形成臍形痘疹。
病初為丘疹,隨後變為櫻紅色水皰,於2~3d內結痂,並於2~3周內癒合。
每個乳頭通常有2~10個痘疹,丘疹有時不發展為水皰,而直接形成痂皮。
病牛常無全身症狀。
人感染後通常在手指或其他部位出現櫻紅色丘疹,隨後增大而形成堅實有彈性的紫紅色疹塊,直徑約2cm,有刺癢感,但不化膿,也無全身反應,經4~6周逐漸消退且無疤痕。
依據泌乳母牛乳房和乳頭上的特殊病理變化,結合流行情況,可做出初步診斷,但不易與牛痘區別。
偽牛痘病毒的形態特徵與牛痘病毒不同,病原學診斷較為容易。
此外,偽牛痘病毒可在牛、羊睪丸原代細胞分離培養,並引起細胞病理變化。
與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不同的是,偽牛痘病毒不能在雞胚絨毛尿囊膜或兔面板上增殖。接種牛痘疫苗的犢牛對偽牛痘病毒無抵抗力。該病的防控措施與牛痘病相同。
(七)馬痘病
馬痘病(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