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時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摞是關於太華殿的,被大眾熟知或較為隱秘的都有,但不保真。”

“不保真”還算比較委婉的說法,真要計較起來十有八九都有問題。太華殿的存在不同於俗世。

吳循道:“因楊公需要,下官加急調閱了不歸密檔。太華殿內容記錄在冊,但有一些就只能口述。”

楊培風抬頭道:“說說看。”

吳循整理了一下思緒,緩緩講道:“‘西州三姓十八家’,這個詞最早大概出現在百年前,也就是靈華仙人叛逃天宮的時間段。西州是九州中最小的一個州。天宮當年曝出的說法是,江、權、陳三姓竊據西州已長達數千年之久。很嚇人不是?”

楊培風瞠目結舌:“是。很嚇人!”

數千年吶!

所謂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強如大虞,不過四百年就風雨飄搖了……

吳循接著說道:“據傳當年西州有位帝王橫空出世,勘平戰亂、一統州境,但在他突然駕崩後,其三個得力心腹卻瓜分了天下。三個叛徒的真面目早已無從追溯,包括那位統御八荒的帝王姓名,也已湮滅在歲月長河。只在少部分人的口口相傳中,他們分別被冠以稱號為‘文臣’、‘武將’、‘富商’。可以明確的是,他們都還活著。”

“而我要說的是太華殿,可視之為小一號的西州……上官氏、獨孤氏、聞人氏,此三家便在千餘年前重演了江、權、陳瓜分西州的戲碼。”

楊培風拿起那摞卷宗逐字逐句地檢視,神情肅穆。

單論上官一脈,九品上的修士就層出不窮,整個太華殿那還了得?而較之更大的西州,只能更加嚇人。

桐州五國,“虞梁祁代趙”,全部捆在一起,或許才是“江權陳”三家的敵手。

見楊培風默不作聲,吳循輕喊道:“楊公,如何了?”

楊培風忽然大笑不止,來了精神,“仇家多點兒是好,何時都能給自己找些事做。太華殿的卷宗真假難辨,我慢慢看,不急。這邊,咱要不合計合計先殺個人。如何?”

吳循不僅是熱血男兒,更加職責所在,便順著他的話講道:“楊公要殺誰不歸聽命殺了便是,哪有什麼如何。”

不問是誰。安南公的話就代表著陛下的意思。

楊培風認真望著他,無比誠懇地笑道:“首先,我不是大虞的官兒,你不必下官下官的;其次,我做的事很危險,且毫無把握,也不對任何人做任何保證。”

“我的使命是讓楊氏走下去,然後為大虞完成它的使命。你也是。所以咱們算精誠合作。同道中人。”

“更矯情點說就是……為了共同的理想!”

而非什麼亂七八糟的,上官下官。

楊培風最後補充一句:“我很厭煩利用二字。符合你的利益就做,不然我另謀出路,切莫勉強。”

吳循呆愣良久,竟不知該如何回答,最後只擲地有聲地說了四個字,“為了大虞!”

楊培風會心一笑。

吳循忽地一怔,望著他額角滲出的一層薄汗,困惑道:“這裡很熱?”

楊培風輕輕“嗯”了一聲,道:“我去透透風,不要派人跟著。”

這些卷宗看得他頭皮發麻,單是有名有姓的人就多達數百,根本記不住。也靜不下心來。

彷彿世事都帶有目的性去做,頃刻間便索然無味了。

不然閒暇時看看這些,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雅事。

他離開青樓後,漫無目的地在街上游蕩,但見明月皎潔。除了迎面吹來的風都無比的燥熱外,此城於他與扶風並無二致。

兜裡還剩碎銀幾兩。

楊培風往人多的鬧市走,去找久違的樂子——賭坊。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乾坤聖鼎記

乾坤聖鼎記

戀戀傾城
關於乾坤聖鼎記: 數千萬年前,乾坤仙帝還是一弱小凡人,然經過十萬年修煉,一路高歌猛進,最終達到仙帝之境,成為億萬年來最年輕的仙帝。更為恐怖的是,乾坤仙尊戰鬥力遠遠的超過了同境界之人,而就算是更進一步的仙尊高手依然能正面抗衡絲毫不落下風,以無敵之資力壓諸天萬族天才數十萬載。直到萬界大戰之後,不知道是誰走漏了訊息,聲稱乾坤仙帝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乃是因為他有一至寶——乾坤鼎。於是仙,妖,魔,鬼,靈界等
武俠 連載 20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