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時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放舟東去。
“三清山惡霸……”
倘若此地並非瀅水,那位戴人皮面具的黑袍劍客、風雪山莊陳詞,定不會善罷甘休。
就是在青枳驛站,與天宮殺手爭搶沈隗的人。
據許昭昭的情報,那三個人中兩人姓陳,陳俊、陳詞。陳詞用刀,而這次出現的黑袍卻是個劍客。欲蓋彌彰。
實在是當晚,陳俊一臉期期艾艾的愁苦相,太容易分辨。
楊培風斗膽一猜,那人八成就是陳詞。
“江權陳,你們手伸多長我管不了,可既要在楊某碗裡掏食兒,休怪我吃定你們!”
他最不愛放狠話,但在心裡發發狠那還是有必要的。
打坐個把時辰後,楊培風翻出小五前輩給的地圖,再三嘆息。
他從不敢小覷天下英雄,真個是那座三清山,遠非他目所能及。
一張非常簡易粗略的地圖,諸如樂嘉城之類重地全無標註,唯獨在一條條蜿蜒崎嶇的瀅水中,赫然以硃筆寫下三個極好看古仙文——望月涯!
那位張口閉口初、二代天庭,看似滿嘴大話的女子前輩,算準了一切。
楊培風唯獨不知,望月涯究竟有什麼東西,值得對方親自指出並要他去一趟。
除了虞梁二國幾萬冤魂、無數枯骨外,那裡還能有什麼?
“無論如何,這份恩情晚輩銘記於心。”
楊培風面朝來時的路,深揖到底。
還,反正是沒機會還了。人家都是十二境的神仙,一根頭髮絲都比他腰粗。至於道謝的話、行幾個禮之類,他信手拈來啊!
哈哈哈。
又在江面晃了七八日,正趕上元宵節這天,遠遠地,楊培風就看見望月涯的一角。
說是“涯”,其實是一座山,一座橫插在數個郡、幾十城正中心的高山,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只是當年梁國實在沒料到、正常人也不會往那裡想,會有一支奇兵“從天而降”,扼守此地長達半年之久。
彼時的梁國統帥,其實有更好的策略應對,這也是東籬書院,乃至天下所有讀書人公認的。圍而不攻,又或堅壁清野直接無視,都要比強攻好得多。
後過去將近十年方才有人解密,“強攻”是梁國內部爭鬥的結果。
梁帝自覺恥辱,結果填進七萬人性命後,更自取其辱。好在沒過多久即攻破郜京,才讓梁帝挽回些許顏面。
然後又沒過了兩月,梁帝駕崩。
對於這段歷史,楊培風僅僅聽老太爺提過一兩次。他當時年幼,讀史,但偏愛讀更久遠一些的古史。對於老人的嘮叨,他只當是對方在懷念孫兒。楊培風偶爾會附和幾句,其實不太能聽進去。
等終於讀到近百年的歷史,老太爺卻已作古,他也一病不起,也就沒心思讀書了。
喝酒賭錢比讀書練劍的日子,不知快活多少。
楊培風掐斷了幽幽思緒,此時剛入夜,山寒水冷。
“古戰場遺址,肅殺之氣太重,不應有殘魂未消才對。”
岸邊有一名手持長矛、身披甲冑計程車兵徘徊不前,制式與大虞兵部相仿。
天上的“神仙”真沒見過,滿地跑的妖與孤魂野鬼,他倒三天兩頭地撞見。
他划船到岸邊,隨手拾了截樹杈固定好後,緩步走去。
對方亦在看他。
“我叫楊培風。初次蒙面,幸會。”
楊培風抱了抱拳。
他在一張極其年輕的臉頰上,捕捉到了太多情緒,首先是溢於言表的激動,然後才是充滿擔憂的懷疑。
“你,你好!我我……我叫白小蘇。今年十五歲。”
這般簡短的